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林业   6篇
畜牧兽医   8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灰大袋鼠(Macropus major)为澳洲特产动物。现国内动物园已有饲养,但对其繁殖生态还未见报道,本文就其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繁殖灰大袋鼠自1979年来我园,已成功地繁殖四胎,见表(1): 发情与交配成熟的公袋鼠,随时都表现有性行为,并进行交配。母袋鼠在妊娠期及幼仔离袋前不发情。幼仔离袋后即可见发情。发情时母袋鼠阴部稍有红肿,并舔抓阴部和袋口,表现烦燥,主动接近公袋鼠;公袋鼠舔触母鼠的尾部,母袋鼠抬其后臀部,尾基部稍翘,并接受公袋鼠的爬跨。公袋鼠跨上母袋鼠的背腰部,用前肢紧抱母鼠。交配时间为5~25分  相似文献   
2.
动物园环境丰容与动物福利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绪昌  范志强 《野生动物》2012,33(6):357-358,362
环境丰容是我国动物园近十几年来新接触的概念。近年来,环境丰容逐渐地被引入到我国动物园的建设和管理中,我国动物园相继开展丰容的相关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是动物园工作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动物福利是动物的一种康乐状态。开展动物福利,对于人类、自然及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要强化和完善我国的动物福利保护,必须明确动物福利的管理,确定有关的强制性法律规范,提高民众的动物福利意识。本文简要介绍了丰容原则、内容和动物福利的管理,为动物园今后更好地开展环境丰容的相关工作和如何提高动物福利的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非澳海狮(Arctocephaluspusillus)属鳍足目海狮科,1999年 8月22日由南非空运至济南野生动物世界园内6只。当时体重30kg左右,年龄约12个月。其中一只名为“圆圆”的雄性海狮进园后第9天出现吞咽困难,第11天停止进食,第15天做X光检查发现在隔肌下有成团状异物,大块如枣、小块如花生米大小,经诊断为胃内异物,我们采用灌胃动力促进剂和灌肠的方法治疗。6天后开始取食,第10天恢复正常,现报道如下。 表现症状 “圆圆”进园后第9天吞咽困难,进食速度变慢,食量减少,以后每天投喂时咬着…  相似文献   
4.
针对济南地区的自然条件,对大羚羊等5种非洲食草有蹄类动物在半散放混养条件下饲养繁殖及动物群体管理进行了研究,经过7年饲养实践,总结出了较成熟的驯养繁殖管理方案,并深入研究了如何创造可持续利用的、模拟自然的小生境及建立动物关系稳定的生态放养群体。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完达山东部林区偷猎对野生马鹿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和2005年冬季,在黑龙江省完达山林区,通过实地调查、发放调查表和走访当地居民等方法,初步确定了该林区偷猎活动的主要方式及真对野生马鹿种群繁殖率和存活率的影响,并根据实际调查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和管理建议。结果表明:研究地区造成马鹿死亡的因素主要包括枪打、下套和下药,此外也存在狗咬、自然灾害和疫病等。在研究地区各林场的偷猎频率和强度各不尽相同,但高频率和高强度偷猎活动是引起马鹿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正> 我园一只青年非洲狮,5岁。长时间厌食,病程长达3~4月,虽经多种方法治疗,最终营养不良,消瘦及天气寒冷,于87年12月2日  相似文献   
7.
亚洲象的繁殖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济南动物园所饲养的亚洲象(Elephas maximus)于1997年首次繁殖成功,现已繁殖3胎3仔,幼象生长发育正常。在繁殖过程中,对亚洲象的发情、交配、妊娠、分娩、幼象发育等进行了详细观察,积累了亚洲象繁殖的资料和经验。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在济南动物园2013-2017年间观察到的人工饲养黑叶猴的社群行为进行了详细描述、总结和分析,结果表明:黑叶猴是以家族为单位的父系社群结构,实行一夫多妻制的配偶模式。成年雄性具优势地位,受到尊重,负责交配和对外防御,雌性负责抚育后代。家族群中配偶雌性地位有高低之分。子女间能保持和平友好互助关系,家族成员对幼仔都能给予呵护和照顾。不同家族间雄性有相互攻击现象。梳理毛发是黑叶猴家庭成员之间增进感情最重要的方式。此研究旨在为其他机构在黑叶猴饲养、繁殖管理上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10.
STR在野生东北马鹿个体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建立有效的东北马鹿个体识别体系,从12对加拿大马鹿的微卫星引物和6对黑尾鹿的微卫星引物中,筛选出8个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位点。各位点的观察杂合度为0.3314~0.8174,平均杂合度为0.6243;各位点的匹配率为0.0656~0.5130,累计匹配率为1.446×10^-6;各位点的识别率为0.4870~0.9344,累计个体识别能力为0.9999。这8个微卫星位点可以准确地进行东北马鹿的个体识别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