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8篇
畜牧兽医   8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运用大体解剖学方法对双峰驼的眼神经和上颌神经进行了详细的解剖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双峰驼的眼神经和上颌神经均起于三叉神经节,其中眼神经的分支有颧颞支、泪腺神经、额神经、额窦神经、肌支、鼻睫神经以及连于睫状神经节的交通支。鼻睫神经分为滑车下神经和筛神经。筛神经分为鼻内支和鼻外支。鼻睫神经有交通支连于睫状神经节。上颌神经分出颧面支、副颧面支、颧骨神经,鼻后神经、腭大神经、腭小神经和上齿槽后支,其主干延续为眶下神经。颧骨神经在眼眶后部分出。鼻后神经在翼腭窝内分为数支参与构成翼腭神经丛。腭大神经分出腭副神经以及进入鼻腔底壁的侧支。  相似文献   
2.
双峰驼的面神经在伸出茎乳突孔之前发出岩大神经、镫骨肌神经、鼓索和一加入岩小神经的交通支,并接受一条来自前庭耳蜗神经的交通支和迷走神经的耳支。面神经穿出茎乳突孔之后发出耳后神经、耳内支,腮腺支二腹肌支、颈支、耳睑神经,上颊支和下颊支。6/10例面神经发出一交通支连于舌咽神经。耳后神经与第一、第二颈神经之间不见有交通支。耳后神经和耳内支有侧支分布于腮腺和腮耳肌。上颊支在犬齿肌深面分为许多小支与眶下神经的分支形成一神经丛。下颊支在下颌骨的外侧面与颏副神经有较粗的交通支相连。  相似文献   
3.
鸡腔上囊传出神经元的分布——用CB—HRP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CB—HRP注入鸡腔上囊壁内,支配腔上囊的神经元被标记。支配腔上囊的长轴突型交感节前神经元在胸7—腰荐3(简称T_7—LS_3)髓节的Terni氏柱内,主要位于LS_1—LS_2髓节。在LS_8—LS_(11)髓节中央管背侧和背外侧区有大量标记细胞,主要集中于LS_8髓节,这些标记细胞是支配腔上囊的副交感节前神经元,其轴突大部分行经同侧盆神经到达腔上囊,少数行经对侧的盆神经到达腔上囊。腔上囊的交感节后神经元位于T_6—L_(13)交感干神经节和肾上腺神经节,交感干的标记细胞集中位于LS_9—LS_(11)和LS_2—LS_3。副交感节后神经元位于盆神经和泄殖腔神经节内。在肠神经内有大量的标记细胞。  相似文献   
4.
<正> 躯干筋膜躯干浅筋膜,除包皮前肌和包皮后肌之外,无其他皮肌存在。包皮前肌为皮肌,长约25厘米,略呈扇形,在脐后,位于腹底壁,脐后外侧,起于腹黄膜,肌纤维向后向内侧聚集进入包皮,并在包皮中与包皮后肌的纤维交错在一起,左右两侧的包皮前肌,其后半部,沿中线并列在一起。包皮后肌分一背侧部和一腹侧部,背侧部很薄,长约20厘米,略呈扇形,肌束互  相似文献   
5.
作者研究了双峰驼肘关节的动脉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分布于双峰驼肘关节的动脉支有肘前支、肘内侧支、肘外侧支和肘后支。肘前支有肘前内侧支、肘前上支、肘前中支和肘前下支,均自肘横动发出;肘内侧支自尺侧副动脉分出;肘外侧支有肘外侧上支、肘外侧中支和肘外侧下支,均自肘横动脉分出;肘后支有肘后上支、肘后中肘、肘后下支,肘后内侧支、肘后外侧上支和肘后外侧下支,除肘后上支和肘后外侧上支自肘横动脉分出外,其斜匀自尺侧  相似文献   
6.
双峰驼跖趾关节解剖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大体解剖学方法,研究了成年双峰驼的8个跖趾关节,并与马、牛、羊、猪、犬等动物的对等器官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双峰驼跖趾关节的形态结构有以下显著特征:(1)跖骨远端关节面后部有矢状嵴,近趾节骨近端关节面后部有与之相对应的矢状沟,这种结构与跖行动物和趾行动物相类似;(2)籽骨上没有对应近趾节骨近端的关节面;(3)籽骨间韧带只连接同一趾上的2个籽骨,与牛的将2趾的4个近籽骨连在一起的结构不同;(4)轴侧侧副韧带不像牛的那样与对侧的同名韧带共同起始于跖骨远端滑车间切迹,而是分别起始于此切迹的轴侧韧带窝及韧带结节;(5)轴侧侧副韧带仅为1层,而远轴侧侧副韧带分为2层;(6)籽骨直韧带、趾间趾节骨籽骨韧带及趾间近韧带均缺如。  相似文献   
7.
双峰驼髋关节解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大体解剖学方法,结合活体X射线透视及光学摄影术,观察了双峰驼的髋关节。与马、牛、羊、猪、犬及人的对等器官比,双峰驼的髋关节囊纤维层增厚,形成髂股、坐股及耻股3条韧带,分别类似于人的同名韧带;关节囊纤维层有少量弓形及半环形纤维,但未形成轮匝带;股骨头韧带始于髋臼切迹及髋臼窝,与人(始于髋臼横韧带及髋臼切迹两侧)、马(始于近髋臼切迹的耻骨下沟)均不同;髋关节无副韧带(与牛同)。  相似文献   
8.
解剖成年双峰驼跗关节8个,结果发现双峰驼跗关节在形态结构方面有以下显著特征:1.中央跗骨不与第四跗骨融合;2.距骨近端具嵴状滑车,远端具髁状滑车,近端滑车的嵴和沟向前内侧倾斜,与矢状面间的夹角为10°,远端滑车的髁和沟朝向正前方,双重滑车结构使跗关节伸屈运动范围加大,并能进行一定程度的侧向运动,这是骆驼驮载重物时能够自由起卧的重要原因之一;3.具有跟踱外侧韧带,而牛马均缺如;4.跗关节外侧短韧带从外侧踝达于跟骨,牛的从外侧踝至距骨,马的则从外侧踝达跟骨和距骨;5.跗背侧韧带位于内侧面,形成内侧侧副韧带之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双峰驼髂外动脉解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血管内灌注颜料的方法解剖观察了双峰驼髂外动脉的分支及分布情况,并就双峰驼和其它畜之间的一差异进行了讨论。结果发现:①旋髂深动脉的前支和后支是两条独立的自髂外动脉分出的分支。②在腹壁后动脉和腹壁前动脉之间及乳房后 动脉和阴唇背侧支之间没有吻合支连结。③双峰驼没有腹后动脉。  相似文献   
10.
<正> 后肢筋膜后肢筋膜浅筋膜无皮肌存在。深筋膜依其所在的位置分髂筋膜、盆筋膜、臀筋膜、阔筋膜、股内侧筋膜、小腿筋膜和趺跖趾筋膜。髂筋膜覆盖髂腰肌、腰小肌和腰方肌。后部较厚,向前逐渐减薄。前外侧缘附着于腹股沟韧带、髂骨嵴和腰背筋膜,且与腹横筋膜相连接。后内侧缘附着盆骨髂耻线和荐骨岬及腰椎体,且在髂耻线与盆筋膜相连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