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畜牧兽医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研究在奶牛良种登记、选种选配中应用PDA技术,在现场实现奶牛基本资料的采集和录入、体型外貌评分、个体选配和遗传进展预测等功能,为牧场管理者提供快捷、准确的个体资料。本研究以奶牛良种登记及个体选种选配原理为基础,以Visual Studio 2008为开发工具,采用Visual C#开发语言,建立起小内存移动设备(如PDA)上运行的类库.NET Compact Framework 2.0,以此完成牛群改良辅助PDA系统(DHIS)的开发。开发出应用在PDA上的嵌入式系统,实现遗传信息采集和录入;采用中国荷斯坦体型线性评分标准(9分制)对奶牛进行现场体型线性评分;个体选配功能;牛只信息现场查询功能。牛群改良辅助系统的开发,使数据处理更加系统化、智能化,使系统能现场办公,更加实用。并有效地防止近交,扩大奶牛改良的效果,推进奶牛育种工作的逐步数字化,并增加牛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采用活体外人工瘤胃发酵法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海南霉素对瘤胃发酵参数、甲烷生成以及微生物区系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海南霉素显著降低了瘤胃发酵的产气量(P<0.05)以及氨态氮的浓度(P<0.05),并且随着添加水平的增加,瘤胃pH呈显著的线性升高趋势(P<0.05),与对照组相比,10 mg·kg-1的海南霉素可将pH提高4个百分点;而乙、丁酸的摩尔比例及乙酸/丙酸(A/P)值呈显著的下降趋势(P<0.05),丙酸的摩尔比例增加(P<0.05).海南霉素的添加降低了甲烷的产量(P<0.05),并随其添加量的增加呈明显的二次曲线规律下降(P<0.05);添加海南霉素后,瘤胃中黄色瘤胃球菌、真菌以及原虫占总细菌16S rDNA的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对甲烷菌以及白色瘤胃球菌占总细菌16S rDNA的数量影响则不显著.由此得出结论,日粮中添加海南霉素改变了瘤胃的发酵模式,抑制了甲烷产生,并显著影响了瘤胃微生物区系的组成,当海南霉素的添加水平为7.2 mg· kg-1时,其对甲烷的抑制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3.
4.
本研究对大庆DHI数据进行整理,采用国际TOP25方法获取目标值及SAS回归模型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获得大庆地区不同胎次牛群的目标值与泌乳曲线;并结合以色列DHI数据,建立大庆地区DHI体系;比较本地区与以色列的差异,以期提高DHI报告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