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ELISA在检测饲料黄曲霉毒素总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研究了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饲料中黄曲霉毒素总量的方法。采用70%甲醇萃取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应用固相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原理,建立标准反应曲线Y=-21.1X+120.11,R2=0.998。该方法简单、快捷、准确,回收率在97.71% ̄102.74%之间。  相似文献   
2.
混合均匀度是反映饲料加工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用变异系数CV来衡量饲料混合机混合物料的均匀程度。根据国家标准,配合饲料、浓缩料的变异系数应控制在10%以下,预混合饲料的变异系数应控制在5%以下。  相似文献   
3.
陈丽  冯建文  谭宝玲 《江西饲料》2007,(2):26-26,29
利用HPLC法检测饲料中林可霉素的含量。采用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以乙腈-水-三乙胺(10∶90∶0.3,磷酸调pH值至3.5)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1,波长214nm。线性回归方程为Y=1.8055X 6.2055(R2=0.9994),林可霉素在浓度为50~500μg/mL范围内的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99.27%,RSD%为0.60。  相似文献   
4.
谭宝玲 《饲料博览》2006,(11):25-27
饲料的质量源于优质的原料和良好的生产工艺,原料的检测和饲料生产跟踪检测是饲料企业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饲料检验化验人员能够正确评估饲料的质量,对饲料的安全生产及生产经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检测人员要了解饲料的质量就要了解饲料所含有的营养成分的高低与成分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5.
<正>豆粕的加工过程是影响豆粕质量的关键,加热过程可使蛋白质适度变性,使大部分热不稳定抗营养因子钝化和失活,消除抗营养因子对动物的危害,提高氨基酸消化率,因此加热程度是影响豆粕品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植酸酶活性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用植酸酶酶活性的定量分析至今没有普遍公认的检测方法,本测定方法是在BASF公司1991提出的植酸酶活性的测定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改进,建立了更适合于普通实验室条件下植酸酶产品酶活性的测定。本方法采用绝对法,取二次曲线方程计算,其线性相关性(R2)匀能够达到0.999~1,同一样品同一时间平行测定实验结果相对误差均<2%,同一样品不同时间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10%(n=3)。  相似文献   
7.
植酸酶的应用与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谭宝玲  冯建文  陈丽 《饲料工业》2006,27(24):60-61
植酸广泛地存在于植物性饲料中.油料籽实和谷物副产品中植酸盐含量高.谷物和豆类籽实中含量相对较低。常用植物性饲料中以芝麻饼(粕)和米糠中植酸盐含量为最高。可达10%左右。植酸(亦称环己六磷酸酯或肌醇六磷酸)是由6个分子的磷酸与环己六醇形成的磷酸酯.其分子中所含的6个分子磷酸可以解离出12个氢离子。在通常条件下。植酸带有很强的负电荷.因而具有很强的络合或连接阳极复合体(如阳离子或蛋白质)的能力,可与多种矿物质离子,如镁、钾、钙、锰、铁、锌等螯合,形成稳定的畜禽(猪、鸡等)难以消化利用的复合物。植酸的这一特性使它具有很强的抗营养作用。因此被视为饲料中的有害成分。  相似文献   
8.
利用HPLC法检测饲料中林可霉素的含量。采用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以乙腈-水-三乙胺(10:90:0.3,磷酸调pH值至3.5)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1,波长214nm。线性回归方程为Y=1.8055x 6.2055(r=0.9997),林可霉素在浓度为50~500μg·mL-1范围内的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99.27%,RSD%为0.6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