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1 毫秒
1
1.
该文研究了在低温条件下,用乙醇作为溶剂,通过冷冻结晶去杂,从粗制大豆磷脂中精制磷脂酰胆碱的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影响磷脂酰胆碱纯度的相关因素。用响应面试验对精制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冷冻时间、冷冻温度、液料比都对磷脂酰胆碱的纯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冷冻时间,冷冻温度的影响最为显著。经响应面分析优化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为-20℃、冷冻时间为23.56 h、液料比为8.73∶1(V/m)。在此条件下得到磷脂酰胆碱的预测纯度为70.73%。经过验证实验和高效液相法检测,实测在此条件下:磷脂酰胆碱的纯度为70.1%,得率为23.0%。中试结果为:磷脂酰胆碱的纯度为68.8%,得率为22.7%。表明此方法简单可行,适宜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均匀试验,分别考察了超临界CO2萃取黑芝麻和脱皮白芝麻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CO2流量18L/h、原料粒径范围20~40目,超临界CO2萃取黑芝麻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50℃和萃取时间240min;超临界CO2萃取脱皮白芝麻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5MPa、萃取温度53℃和萃取时间240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油脂萃取率分别为87.7%和95.3%,脱皮白芝麻油色泽Y12.1、R0.5,酸值<0.6(KOH)/(mg/g),过氧化值2.7mmol/kg均优于黑芝麻油。超临界CO2萃取的芝麻毛油品质明显优于压榨法和浸出法制取油。  相似文献   
3.
磷脂是动物神经系统、骨髓、心、肝和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生物膜的重要组成,添加磷脂能促进鱼类的脑、神经组织、内脏、骨髓的发育健全,还可以节约蛋氨酸的消耗,提高饲料质量。鱼类在孵化后的快速生长中,需要丰富的磷脂来构成细胞的成分,当磷脂的生物合成不能充分满足仔鱼的需求时,便需要在饲料中添加磷脂。磷脂可以提供鱼类自身无法合成的亚麻酸和亚油酸,还能促进甲壳动物对胆固醇的利用,提高甲壳动物的生长、脱壳和成活率。本文综合国内70年代至今的文献,总结了大豆磷脂饲料对鱼和甲壳类动物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磷脂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生物膜的基本组成部分,在生物生命过程中起代谢和结构形成作用,近年来因其重要的生理功能广泛的应用在食品、药品、饲料等行业中。文章综述了磷脂在猪饲料中的应用,通过分析磷脂饲料在提供营养、改善体脂构成、提高饲料转化率、提高幼体成活率等方面的作用,对磷脂在猪饲料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磷脂饲料的研究与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选用240只8日龄科宝肉鸡,分成4个处理:对照组全程饲喂基础日粮,以等能量替代原则,试验Ⅰ、Ⅱ、Ⅲ组用大豆磷脂和溶血磷脂不同比例替换大豆油的日粮饲喂肉鸡。试验自8日龄开始到42日龄,共34 d,研究大豆磷脂、溶血磷脂对肉鸡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组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屠体重也表现出相同趋势,全净膛重、全净膛率有增加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的胸肌重、胸肌率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而腿肌重、腿肌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的腿肌重高于对照组20.35%;试验组的滴水损失、肉色、穿刺力、硬度、弹性等指标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p H值高于对照组(P0.05),黏性、咀嚼性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1或P0.05)。研究表明磷脂和溶血磷脂可显著提高肉鸡屠体重、腿肌重、腿肌率,减缓屠宰后p H值的降低改善肉质。  相似文献   
6.
以磷脂酶A1为催化剂,探讨了酶催化大豆油脱胶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48℃、反应时间180min、pH值4.8、加酶量30mg/kg、加水量2.0%和搅拌速度120r/min,可使大豆油含磷量降到5.4mg/kg。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玫瑰种子的开发利用价值,对保加利亚大马士革玫塊(Rosa damascena Mill)和甘肃苦水玫瑰(Rosa setata Rolfe×Rosa rugosa Thunb)种子在果实中的比例、种子含油量、主要脂肪酸组成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马士革玫瑰和甘肃苦水玫瑰的种子占果实比例分别为43.06%和44.75%,种子含油量达9.06%和8.51%,其中以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亚油酸、亚麻酸)为主,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91.97%和88.91%。以亚油酸含量最高,占脂肪酸总量的52.95%和50.44%。玫瑰种子含油量高,油质好,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甘油的氧化、丙二醇的生产、甘油重整、碳酸甘油的合成、甘油与羧酸(甲基酯)的反应、甘油的醚化、甘油缩醛(酮)等几个方面介绍了以甘油为原料的深加工研究进展情况,并对未来发展趋势做了展望。希望对甘油的高附加值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