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3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一、引言东北各蚕区春放柞蚕的制种,有史以来都是用杏、柳等枝条絹制的条筐进行产卵。为了防止蚕蛾飞逃,裝入产卵蛾后,要將框子盖上。产卵后,經过一定时間,再用細树条扎成小把,將卵从筐上刷下。这种器具和方法的缺点是:(1)筐內空气不流通,蛾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属二化性柞蚕生产地区,每年春秋两季养蚕。由于近20多年来,自然气候的异常变化,每隔二、三年即出现一次低温冷害。在无霜期短的冷凉地区若不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秋蚕生产就无保障。据统计,1969、1971、1974、1976、1979、1984年都是柞蚕生产的低温冷害年,全省柞蚕生产平均减产20~40%。可见,低温冷害是我省柞蚕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由于人们对柞蚕脓病的发生与传染规律不清楚,误认为凡是蚕期发生脓病,都是由于蚕期或卵期接触了高温“伤热”所致,因之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气候,秋蚕都不敢进行人工加温制种,甚至连门窗都不敢关闭,唯恐“伤热”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柞蚕供种形式主要是从种蚕产区购运大量种蚕,供生产需要。由于种茧体积大,大量调运增加了运输压力,耗费了大量资金和人力。同时,由于一家一户分散保种和制种,受技术和设备条件的限制,制出的种卵质量低,难获高产,影响了柞蚕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 Koidz)又称小叶红、花叶柞、小叶青(木冈)等。主要分布在西丰、清原、抚顺、本溪、辽阳、海城、盖县、营口等市县。面积约260万亩,占全省柞林总面积的30%左右。辽东柞分枝多,产叶量高,叶质营养较丰富,是繁育柞蚕良种的优良饲料之一。为提高辽东栎养蚕利用率,我场从1957年冬开始对辽东栎中干丰产树型养成技术进行了研究。经20多年反复试验与实践,掌握了辽东栎生长发育规律,研究出辽东栎伞形树冠快速、简易养成方法。  相似文献   
5.
柞树夏季剪梢增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辽宁省秋柞蚕开始放养的时间,是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此时天气炎热,而柞树发育又处于夏芽老化、秋芽未发的时期.利用这种老叶放养秋蚁蚕,会造成秋蚕生产的减产.为使柞树发育与蚕儿生理要求相适应,对(?)年生柞树采取夏季剪梢,使其在预则内萌发嫩叶进行养蚁保苗.试验方法一、不同剪梢方法试验 将供试的二年生辽东栎采取三种剪梢方法,将柞树的夏芽全部从基部1cm处剪去(简称全剪法);将树墩中几个主干上发的夏芽剪去(简称轻剪法);从柞树春条中部剪去(简称重剪法).  相似文献   
6.
春柞蚕小蚕室内育是人工保护育的一种方式。目前室内育的方法有许多种。但基本上都属于平复育,存有占用蚕室面积大,成本高,技术管理繁杂等问题。因而影响室內育各法在大面积生产中的推广与应用。为探索出更适用、方法简易、经济与蚕座安全的室内育新方法,于1983年春开始,采用牛皮纸与薄塑料制作的合成袋,进行了室内悬挂育一龄柞蚕的试验。经三年反复试验与改进,已完成了研究任务。玆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辽宁地区的春柞蚕放养方法很多。有大破稀放法、分批放养法,三稀放养法和磙子放养法(五移六移)等等。这些放养法,在过去的柞蚕生产中,对保证生产的发展和供给国家原料茧的需要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农业合作化的发展,农村经济基础的改变和缫丝工业对原料茧的要求日益提高,也就逐渐的暴露出它存在的许多缺点,满足不了国家工业的需要。为了贯彻“政府提出的大力发展蚕丝生产”的方针,生产出数量多(而又稳定)、质量好的原料茧,满足国家需要,就非常必要对已有的放养法作进一步的改进、提高。尤其是辽宁地区,每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