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食用的食品的质量。在养殖业中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肉质的品质。本文中主要介绍了中药在养殖过程的应用,既能满足市场对放心猪肉的需求,又能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2.
羊螨病在藏羊养殖中较为常见,主要是由疥螨科和羊螨科的螨类寄生于羊体表或皮内所引起的慢性皮肤病,多因接触产生感染.以能引起病羊发生奇痒及各种类型的皮肤病为主,具有高度的传染性[1].羊螨多寄生在牧场山羊、绵羊体内,危害严重,给牧羊人及养羊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正>奶牛的热射病是因物理性原因引起奶牛体温调节机能障碍的一种疾病。主要是因为外界环境温度高,湿度大,致使产热或吸热增多,散热减少,而引起体内积热,临床上称为热射病。本病多发生炎热夏季的中午或下午2~4点之间。1临床症状病牛体温升高至39.5℃~41.5℃,呼吸急促,口中流涎,精神沉郁,脉搏加快,心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互联网+"的角度出发,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及结合我国农产品销售配送的现有形式,系统的分析了拉萨市农产品销售和农产品物流配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构建一种高效便捷的城市农产品配送系统,其中包括农产品进入市场的初始环节、交易环节、仓储配送环节以及存取物环节.  相似文献   
5.
1 育成牛培育的重要意义 育成牛培育的好坏,决定着奶牛在参加生产以后遗传潜力的发挥情况,也决定着奶牛一生的产奶性能,同时影响我们投资的经济效益。根据奶牛育成期的生理变化和消化代谢特点,针对性的采用科学的培育技术,给育成牛创造最佳的饲养管理条件,满足育成牛的营养需求,才能保证育成牛的健康发育,为以后高效地发挥生产潜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隐性乳房炎一直是影响奶牛产奶量的主要疾病,它对我国奶业生产危害极大。根据国际奶牛联合会的统计,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隐性乳房炎患病率为45%~50%。在我国,2009年中国兽医研究所隐性乳房炎调查结果,中国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乳头患病率和乳区患病率分别为59.36%和31.62%。随着春季的来临,雨水增多,温度升高,湿度增大,牧场和小区的卫生条件变差,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  相似文献   
7.
2008年9月份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给中国的乳品工业和奶牛养殖业以猛烈的冲击。给我国的食品卫生安全又一次敲响了警钟,国家、乳品企业、民众越来越关注奶制品的食品卫生安全问题。随着国家加强对奶制品乃至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督管理.限制和禁止使用违禁添加剂和抗生素等有药残类药物在奶牛养殖中的应用,把人们的视线引向了中草药。企业的收奶标准空前的严格,  相似文献   
8.
我们只有应根据犊牛的生理生化、消化代谢特点,有针对性的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有效的疾病预防和治疗措施,给犊牛创造最佳饲养管理条件,满足犊牛的营养需求,才能保证犊牛的健康发育,为以后高效地发挥生产潜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因为犊牛培育的好坏,对奶牛育成期的生长、体型、采食粗饲料的能力,奶牛产奶期的生产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奶牛亚临床性瘤胃酸中毒是奶牛饲养中常发的疾病。由于该病临床症状不明显,所以,常给养殖场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就近段时间诊治的一病例介绍如下,愿与同仁共同探讨。1发病情况一牧场场主打来电话说:"产奶牛群里有十几头牛去奶厅挤奶时有跛行现象。"2临床表现2.1有几头奶牛明显弓腰跛行。2.2冲洗牛蹄,发现一部分奶牛蹄部有红线,蹄叶肿胀。奶牛疼痛,挤奶时站立不稳。2.3检查发现牛消化代谢障碍,出现轻度腹泻,流涎,过料现  相似文献   
10.
Penicillium expansum是果蔬采后主要的病原真菌,对果蔬的贮藏具有极大的危害,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苹果(Malus domestica)青霉病菌进行了分离及rDNA-ITS法鉴定,确定为P.expansum;利用不同浓度的外源一氧化氮(NO)处理病菌,通过孢子萌发率、芽管长度、菌丝扩展速度等指标以及苹果接种实验,研究了外源NO与P.expansum发育及致病力的关系,并通过进行胞内活性氧水平、蛋白质羰基化、丙二醛(MDA)及ATP含量的检测,对NO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结果表明,外源NO可以显著抑制P.expansum的发育,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其抑菌机理可能是通过诱导P.expansum胞内活性氧积累引起氧化损伤.本研究为果蔬采后病原菌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