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2篇
综合类   15篇
畜牧兽医   55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隐孢子虫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隐孢子虫病的研究进展蒋金书,赵亚荣,胡景辉(北京农业大学100094)隐孢子虫病是一种全世界性的人畜共患病。在1975年以前,从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O′Donghue,1985),因而,截止到1980年,发表的论文只有30余篇,且当时普遍认为隐孢子...  相似文献   
2.
原料药经销的使用极为犯疑,人药兽用较为普遍,众所周知,原料药是用来制造兽药制剂的原材料,它好比我们从糖店买回的“生白面”;制剂是原料与相应的辅料,载体等经过特定工艺加工而成的成品,好像“面包、馒头”等。它可以直接用于动物疾病的治疗。但在生产实践中,某些经销商出于自身的利益,置兽药法规于不顾,大胆销售国家明令禁止的原料药或采用一些人用药品的下脚料作为兽用药品销售。  相似文献   
3.
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养猪生产的迅速发展,猪病的发生和流行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最近几年,以保育猪发热、咳嗽和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在许多规模化猪场迅速蔓延。由于它的病因较复杂,所以国外一些专家将其称为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PR D C),该病又名“复合病因猪呼吸道病”、“多因子猪呼吸道病”、“猪呼吸道病复合感染(PRD C)”,是一种由多种细菌、病毒、支原体、环境应激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的总称,往往是入侵的或正常携带的病原体同环境因素(比如有害气体或气温波动)等多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危害断奶后保育…  相似文献   
4.
猪圆环病毒病(PCVD)的流行动向与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1年加拿大西部首次报道由于猪圆环病毒(PCV-2)感染引起的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以来[1]。由PCV-2感染所引起的系统综合征已给全球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我国也不例外。自2000年郎洪武等报道我国猪群中存在PCV-2感染以来[2],作者总结了2000-2005年全国20个检测  相似文献   
5.
中等规模猪场保育猪圆环病毒病的实验室诊断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北京某中等规模猪场断奶后保育猪出现慢性消耗性疾病,我们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PCR检测病原,诊断此次发病为猪圆环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 S),该病造成感染猪只的免疫抑制,排除了非典型猪瘟和猪繁殖障碍与呼吸道综合征病毒的存在。采取加强饲养管理、消毒和控制继发感染等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  相似文献   
6.
猪瘟仍然是当前我国规模猪场需要重点防控的传染病,其发病呈现种群持续感染和非典型猪瘟的特点,因此,净化种群是控制猪瘟的根本性措施.通过对国内部分规模猪场种猪扁桃体活体采样进行免疫荧光检测,结果表明,种猪猪瘟病毒(CSFV)带毒率为8.9%(313/3516),总体阳性率为6.43%(351/5459),经过净化后,所有猪场种群CSFV带毒率显著降低.通过对临床血清学样品的对比分析,发现检测猪瘟抗体的阻断ELISA方法和间接血凝试验方法在判断结果上有一致性,但是检测抗体的滴度并无相关性.规模猪场需要对猪瘟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来达到净化猪瘟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雏鸡感染巨型艾美耳球虫后细胞免疫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用地塞米松处理鸡和用特异性抗原刺激因子的微量全淋巴细胞转化试验(LPA),研究雏鸡抗Eimeriamaxima再感染中细胞免疫现象。结果表明,地塞米松处理可损伤鸡抗E.maxima再感染的免疫力,这提示了CD8+T细胞,γ-IFN及IL-2等在抗.Emaxima再感染中的作用,利用E.maxima卵囊抗原作刺激因子的微量全血LPA结果表明,其刺激指数值与鸡抗E.maixima再感染抵抗力有关。  相似文献   
8.
小鹅贝氏隐孢子虫人工感染试验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笔者用鸭源和鹅源隐孢子虫对13只2日龄小鹅进行了人工感染试验。用鸭源隐孢子虫感染10只小鹅,每只感染1.2×10#+7个孢子化卵囊,潜隐期为3天;用鹅源隐孢子虫感染3只小鹅,每只感染8×10#+6个孢子化卵囊,潜隐期为4天。两组的排卵囊的高峰期均在接种后第7-17天,排卵囊时间长达21天。人工感染后小鹅的严重发病出现在第8-17天。主要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气喘、咳嗽、张口呼吸、打喷涕、精神不振、饮、食欲锐减。人工感染后第7、10和17天各死亡一只,死亡率为23%。病理剖检可见喉头、气管水肿,渗出物增多,肺充血、发炎,气囊混浊呈云雾状外观。病理组织学观察可见喉头、气管、法氏囊、泄殖腔粘膜上皮细胞肿胀,微绒毛脱落;粘膜涂片染色和电镜观察可在上述部位的上皮细胞表层发现大量虫体。根据动物感染试验及卵囊的形态特征,确认小鹅隐孢子虫为贝氏隐孢子虫Cryptospridium baileyi。这是世界上首次报道的小鹅隐孢子虫病的病例。  相似文献   
9.
2010年上半年11省市规模猪场疫病监测与剖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解近期发病猪场几种病毒性疫病的流行状况,采用RT-PCR和PCR方法,对2010年1月至6月期间,来自11省(市) 50个猪场共147份病料进行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伪狂犬病毒(PR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检测,并采用ELISA方法对其中26个猪场458份血清样品进行伪狂犬gE野毒抗体检测。结果表明,PCV2阳性率最高,为75.3%(70/93);PRRSV阳性率次之,为57.4%(78/136),HP-PRRSV阳性率为43.5%(54/124);CSFV和PRV的阳性率分别为37.7%(52/138)和21.0%(21/100);伪狂犬gE野毒抗体阳性率为16.4%(75/458)。同时检出2种及2种以上病毒的样品占46.9%(69/147),其中以HP-PRRSV+PCV2、CSFV+PCV2及CSFV+HP-PRRSV+PCV2三种形式最为常见。PRRSV(50.0%)是猪场繁殖障碍性疾病中的最常见病原;CSFV(56.0%)和PCV2(48.0%)是断奶前后仔猪腹泻的常见病原;HP-PRRSV(53.5%)、CSFV(50.7%)和PCV2(48.0%)是保育猪发生高热症的常见病原。该检测结果为猪场疫病的诊断与防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贝氏隐孢子虫单克隆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采用杂交瘤技术获得两株分泌贝氏隐孢子虫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2H11和2C7,经3~4次克隆化后,阳性率均达100%。染色体数分别平均为94和95。经分析,两株单克隆抗体识别抗原分子区的相关位点,为今后进行贝氏隐孢子虫的诊断及免疫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