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猫下泌尿道综合征(FLUTD)是猫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因其发病率高、病因复杂、确诊困难、治疗后易复发等特点,逐渐成为猫科疾病的研究热点。FLUTD包括多种疾病类型,精准治疗、合理预防已成为科学防控该疾病的关键。本文从FLUTD的分类、流行病学及风险因子、发病机制、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对该综合征进行综述,以推动猫下泌尿道综合征的深入研究及临床诊疗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离鉴定武汉市患皮肤病犬猫细菌性病原,并探索其对传统抗菌药物与天然活性产物藤黄酸(GA)和6-溴靛玉红-3’-肟(BIO)的敏感性。【方法】 对患皮肤病犬猫采样并分离病原,通过生长特性观察、革兰氏染色镜检、PCR等方法鉴定并利用SPF小鼠验证致病性;通过药敏纸片验证其对传统药物的耐药性,并测定天然产物对其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值。【结果】 分离得到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伪中间型葡萄球菌、2株猫葡萄球菌、1株犬链球菌及1株奇异变形杆菌。SPF小鼠皮肤创伤感染验证分离菌株均有致病性。犬链球菌及奇异变形杆菌对各自受试药物均敏感;葡萄球菌对复方新诺明、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左氧氟沙星、苯唑西林、庆大霉素、克林霉素及氯霉素存在不同程度耐药。天然活性产物GA和BIO对上述9株菌均具有良好抑菌效果,且除分离菌株F5外GA对分离菌株的MIC值均小于BIO。【结论】 本研究共分离得到5种、9株犬猫皮肤细菌。犬链球菌、奇异变形杆菌对传统抗菌药物均敏感,部分葡萄球菌存在耐药。GA和BIO对犬猫皮肤病原菌均有明显抑菌活性,显示其可作为防控犬猫细菌性皮肤病的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3.
4.
试验探讨冷暴露条件下添加盐酸川芎嗪对小鼠肝脏产热蛋白PGC-1α的影响。试验选取C57BL/6雄性小鼠40只,预饲一周后,随机分为四组。常温对照组保持在26±2℃环境中饲养,冷暴露组和加药组每天置于4℃人工气候室中冷刺激3 h,加药组小鼠在冷暴露前进行相应的灌胃处理,四周后处死小鼠并采集肝脏组织。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肝脏组织是否有损伤;采用油红O染色法观察肝脏组织中脂滴数量;采用IHC法和Western Blot法对肝脏组织中PGC-1α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盐酸川芎嗪后肝脏无损伤,脂滴数增加,PGC-1α的表达量显著提高。综上,冷暴露条件下盐酸川芎嗪可提高PGC-1α的表达量,促进小鼠肝脏产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