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1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正> 南部县蚕桑基地乡——大河,因烟草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蚕茧单产显著降低,给蚕桑生产带来严重不利的影响,妨碍了基地乡建设的步伐,为此,我们对该乡进行了调查。蚕桑生产1982年前,全乡共有桑树1935500株(其中小桑园40亩、间作桑330亩、四边桑19  相似文献   
3.
蚕业经济是我县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蚕桑生产是振兴我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骨干项目.蚕桑、丝绸生产的发展,对于促进城乡经济的发展、市场的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巨大的作用.这一传统的地方优势产业,正面临一次挑战和发展的机遇.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加速优质蚕茧的基地建设,提供符合市场需要的优质蚕茧原  相似文献   
4.
正南部县是国家"东桑西移"工程试点县、国家农业标准化蚕桑示范县、四川省优势特色效益农业蚕桑基地县,2017年全县在发种、产茧、蚕茧质量、蚕农售茧收入上都超过历史。但进一步做大做强南部蚕桑产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需要我们继续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调整思路,积极作为。1厘清南部蚕桑产业优势,增强发展的自觉性和责任感1. 1产业前景好蚕茧市场前景看好,价格稳中有升,是大  相似文献   
5.
南部县兴盛蚕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是首批国家级示范合作社,2017年开始引进江浙地区桑树良繁技术,2018年成功繁育川桑系列优良品种桑苗20万株,2019年该社以建设高标准、快节奏、低成本、适应强的川桑良繁基地为目标,流转土地100余亩(6.67hm^2),建设蓄水池1口、渠系及作业便道1100m,建设穗母园30亩(2hm^2),实生桑育苗地10亩(0.67hm^2),良种桑苗圃60亩(4hm^2),生产川桑98-1、川桑826、白皮油桑、强桑1号等嫁接商品苗100万株。  相似文献   
6.
<正>升钟库区蚕桑产业始于四川省委、省政府实施升钟库区三年扶贫攻坚,历经近6年起立、起步、起跳,蚕桑产业不仅成为库区群众持续增收的核心引擎,而且为打造升钟湖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和"全国钓鱼城市"两张名片作出了重要贡献。1基地建设规模推进2004年,升钟库区12个乡镇仅16个村栽桑  相似文献   
7.
赵成元 《蚕学通讯》2001,21(4):58-59
南部县碾垭乡佛祖沟村八组农民罗先锋,一家四口人,经营桑园7.5公顷,年养蚕300多张,产茧近1.5万公斤,产值逾2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3万元,成为当地栽桑养蚕规模最大,收入最高的蚕桑业主大户.  相似文献   
8.
<正>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国家大力支持发展的一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发挥着重要作用。据统计,全省工商登记注册的蚕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近300家,为推动蚕桑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如何引导其健康发展成为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为此,我们对南部县蚕业合作社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重点走访先锋、中心、兴盛、雨顺等合作社,总结它们成立、发展、运行情况及  相似文献   
9.
南部县蚕业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成元 《中国蚕业》2009,30(2):84-87
通过对四川省南部县35个蚕桑基地乡(镇)223个村818个社的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等情况的分析,提出了坚定发展蚕桑产业的信心、调整战略突出重点、创新机制开拓进取、更新品种提高效益、开放市场打破垄断、调整政策加大投入、健全机构加强新技术培训等加快发展南部县蚕桑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桐坪乡位于剑、南、盐、梓四县交界处,全乡有11个村,108个社,3139户,10420人,幅员50平方公里,耕地12908亩,其中水田3004亩、旱地9904亩,全乡地貌属深丘陵.1990年被南部县列为蚕桑基地乡,1991年开始进行基地建设.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蚕桑基地乡,形成了比较扎实的桑树基础,蚕茧生产发展较快,推广了一系列的养蚕新技术,蚕农养蚕的技术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在基地建设中闯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