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7 毫秒
1.
由于猪只的不同生长阶段生理特点和饲养管理条件不一.猪病的发生发展也不一样。有些疾病贯穿于养猪生产的各个阶段,如猪瘟、口蹄疫、繁殖与呼吸综合症、伪狂犬病、支原体肺炎等:而某些疾病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征,或重要性不同,如伪狂犬病毒可引起仔猪腹泻、呼吸道障碍和神经症状,也可引起母猪流产等。如果能针对猪的不同时期的生理特点及猪病的发生规律,采取相应的综合防控措施,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低温对高粱后代选系苗期生理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正常及低温胁迫条件下,对高粱后代选系3853-1与后代选系3801-2苗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在正常生长环境下,后代选系3853-1的SOD与CAT的活性以及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大于后代选系3801-2,MDA含量低于后代选系3801-2;在低温胁迫下,后代选系3853-1与后代选系3801-2叶片中MDA含量增高,而CAT活性和S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均低于正常情况下的指标;在低温胁迫下后代选系3853-1叶片中SOD与CAT的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及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均高于后代选系3801-2;与后代选系3801-2相比较,后代选系3853-1在低温胁迫下有较强的抗性。  相似文献   
3.
正肉用种兔的繁殖性能受温度、营养、年龄、使用等方面的影响,了解这些相关的影响因素,对于合理有效的组织养兔生产,采取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提高种兔的繁殖性能,对养兔场的发展及养兔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养兔大国,虽然兔肉消费及出口产值在畜牧业产值中所占份额较小,但家兔养殖已经成为农民增产创收的重要途径。而种兔繁殖性能的好  相似文献   
4.
2008年5月20日,山东省费县某养殖户饲养的10日龄肉鸡发生了以呼吸困难和拉稀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经山东省费县兽医站诊断后确诊为曲霉菌感染,现将该起肉雏鸡曲霉菌病的诊治过程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前,规模化猪场病种多,难治愈是通病,经营者应当全面认清当前猪病流行情况,同时面对众多疫病的防控,新一轮的猪病更加扑朔迷离,复杂难治,本文结合多方面的资料与实践,探索相应的防控措施。1当前猪病的发生原因分析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来说,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当前猪病的发生与扩散,既有内因,又有外因,内外因往往是相互促进,协同作用,是二者相互结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正> 脱毒微型薯的推广应用是解决马铃薯种薯退化,促进马铃薯生产快速优质发展的基本途径。但在脱毒菌剪顶扦插生产微型薯过程中,病害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微型薯的优质生产,甚至毁种,其中以猝倒病、黑胫病、晚疫病危害最严重。现将病害症状及防治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7.
分析奶牛结核病的发病特征,通过对6家私营奶牛场884头荷斯坦奶牛采用牛型结核分枝杆菌PPD皮内变态反应及结核菌素点眼检查,检测结果阳性率为8.71%,提出防控该病的对策,以期指导奶牛场对结核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8.
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 又称蓝耳病,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以母猪发热、厌食、怀孕后期发生流产、死胎和木乃伊胎,以及仔猪的呼吸系统症状和高死亡率为特征,各阶段的猪均可感染,其中怀孕后期母猪和1月龄左右的仔猪最易感染。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在我国发生后,上世纪90年代实达到了一个发病高峰。后来.随着免疫密度的加大和防护措施的增强,谊病的发展有所缓和。但近几年采,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养殖环境的污染致使谊病又屡有发生,今年进入9月份以来,该病又在山东、河北等地呈地方性流行.尤以山东省的一些地区发病严重。有些地方用于治疗谊病的卵黄抗体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那么,这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生和以往有什么不同?发病原因是什么?采取什么措施才能防止鸡群发生该病?为此本刊特组织了本期技术专题:当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例及防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以蓝莓果实为试材,研究了5kJ·m~(-2) UV-C、冰温贮藏(-2±0.5)℃及其联合处理对蓝莓果实采后贮藏期间呼吸强度、失重率、腐烂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未处理蓝莓果实)相比,各处理组均能有效抑制蓝莓呼吸强度、失重率和腐烂率的上升,提高SOD、APX和PAL活性。其中,5kJ·m~(-2) UV-C和冰温贮藏(-2±0.5)℃联合处理对蓝莓果实的保鲜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