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科学   3篇
  2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9年3月6日上午,乐山市市中区土主镇一片农田中横幅高悬,彩旗飘扬,机声隆隆,加油呐喊声此起彼伏,由乐山电视台新农村频道和吉峰农机乐山店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欢乐乡村竞技赛"农机操作演示大比武隆重开赛。来自该镇斗笠坳、土门子、红岩坝、桐  相似文献   
2.
针对红壤、棕壤、褐土、黑土4种中国典型的Cd污染土壤,应用Ca(OH)2、Ca(H2PO4)2以及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LDHs)、水化氯铝酸钙(CaAl-Cl LDH)开展钝化修复,并从土壤Cd的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角度进行修复效果对比研究。分析钝化剂对土壤pH值、土壤Cd的赋存形态以及土壤Cd直接经口摄入的生物可给性的影响,并对修复机理进行深入探究。结果表明,在Ca(OH)2、Ca(H2PO4)2和CaAl-Cl LDH各自相对最优施用量下,3种钝化剂均可显著降低土壤Cd的活性系数(P<0.05),平均降幅分别为16.1%、56.9%和29.2%,可降低土壤Cd的作物吸收量及Cd对周边生态环境的风险。此外,施用CaAl-Cl LDH能显著且更为有效地降低土壤Cd的生物可给性(P<0.05)及Cd对人体的健康风险,在胃和小肠阶段的平均降幅为19.2%和33.0%,其中胃阶段分别达到施用Ca(OH)2和Ca(H2PO4)2的3.11和1.99倍,小肠阶段为5.99和2.72倍。该研究为Cd污染土壤钝化修复剂的开发、改进和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柿叶作为提取原料,研制具有抗氧化功效的活性面膜。方法:根据单因素考察和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处方,采用乳膏剂的制备方法制备柿叶面膜;测定其对DPPH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该面膜配方合理,制备工艺可行,对氢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结论:该面膜配方科学,工艺合理简单,质量稳定可靠,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为柿叶资源应用指出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柳州巨峰葡萄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市场对鲜葡萄需求将逐渐饱和,葡萄生产效益逐渐下降。为了稳定葡萄的发展,提高葡农的经济效益,研究以柳州巨峰冬葡萄为原料,通过分析比较不同类型巨峰葡萄和赤霞珠葡萄的果实特性,明确巨峰冬葡萄的果实特点,针对其特点研究巨峰冬葡萄干红葡萄酒的酿造工艺。  相似文献   
5.
6.
试验旨在研究地黄渣色素抗氧化性及色素稳定性。试验采用超声辅助浸提法提取地黄渣色素,检测地黄渣色素对2, 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自由基、1, 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考察温度、光照、金属离子和pH值对地黄渣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地黄渣色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且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均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地黄渣色素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宽泛的pH值稳定性,耐受紫外光照,强酸和金属离子会降低色素稳定性。研究表明,地黄渣色素的抗氧化性和稳定性较好,具有开发成为饲用色素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从1948年Middlebrook和Dubos二氏發表应用結核杆菌浸出物感作羊血球能与結核病人血清呈現特异性凝集反应以来。很多学者进行了追随試驗。Scott和Smith二氏用旧結核菌素感作羊血球,張学德氏用結核菌的純蛋白衍化物(P.P.D.)感作羊血球,以进行血球凝集試驗,都証明了这类試驗在結核病临床診断上是有一定价值的。但是各个研究者所得的結果都不完全一致。如Rothbard等及張学德氏研究的結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因素对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利用量表和问卷收集肝癌患者生活质量得分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差异比较、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不同因素对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肝癌患者的年龄、家庭月收入、婚姻状况、肝炎病程、营养状况与生活质量关系密切(P<0.05),肝癌患者的性别、文化程度、付费方式、居住地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肝癌治疗时,应更加关注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不同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保障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因高钢级(≥X90)管线钢难以依靠自身韧性止裂,同时缺乏适用于高钢级管线钢止裂器设计的相关准则,故对于向高钢级发展的国内天然气管道而言,在管道安全可靠性方面面临巨大挑战,而止裂控制问题是其中的关键。从理论研究和工程设计与应用两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天然气长输管道止裂控制技术的国内外发展历史与现状,介绍了相关计算公式和不同种类止裂器的功能原理,分析了当前止裂控制技术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指出了今后高钢级管线钢止裂控制的研究方向,对于促进高钢级天然气长输管道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图7,表1,参19)  相似文献   
10.
河西走廊干旱区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1960~2005年河西走廊地区19个气象站46年的气候资料为基础,运用气候变化倾向率方法对该地区年及春、夏、秋、冬四季的光、热、水等主要农业气候资源要素进行诊断分析,并应用Mann-Kendall方法对主要农业气候资源要素的突变性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近46年来,河西走廊区域内的气温呈平缓上升趋势,热量资源比较丰富,特别是平均最低气温增温幅度明显,冬季增温大于春、夏、秋季,但总体增温幅度低于我国平均增温水平,温度等热量资源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同步发生突变。降水量变化比较平缓,呈略有增加的趋势,且季节性明显,夏季降水增加的贡献最大,与降水有密切关系的蒸发潜力自60年代起一直呈上升趋势,并在90年代中期发生突变,增速加快,降水蒸发差从70年代起呈缓慢下降趋势,不存在突变现象。太阳辐射与日照时数变化趋势一致,总体呈上升趋势,变化倾向率均为正值,从地域分布上看,北部及中部走廊绿洲区数值增加明显。河西走廊区域内总体的农业气候变化以"气温升高,降水略增、日照增加"为主要特点。文章最后简要分析讨论了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给河西走廊农业生产带来的主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