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畜牧兽医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ADP-核糖基化是由ADP-核糖基转移酶((ADP-ribosyl) transferases,ARTs)催化的一种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分为聚-ADP-核糖基化和单-ADP-核糖基化,在着丝点和纺锤体组装、DNA损伤修复及精子染色质重塑等多个精子发生生物学事件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部分ARTs基因缺失使精子形成异常,导致精...  相似文献   
2.
发情鉴定是奶牛养殖的重要环节,鉴定效率低会降低繁殖效率、拉长胎产奶时间,影响养殖经济效益。在直肠检查、尾根涂蜡、计步器等多种发情鉴定方法中,计步器因较高的检测效率和可自动鉴定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但活动量监测研究结果差异很大,监测设备佩戴部位不同也会影响检测结果。母牛发情是躯体内外刺激的综合反应,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综合结果,因躯体各部位与繁殖系统的相关性不同,各部位运动习惯也有差异,导致耳部、颈部、腿部、尾部等发情时活动量差异,并影响发情鉴定结果。本文综述了奶牛发情的生理特征、阴道表现及行为规律,指出系统研究奶牛躯体各部位活动量变化规律,对提升发情鉴定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ADP核糖基转移酶3(ADP-ribosyl transferases 3,ART3)是ADP核糖基转移酶(ADP-ribosyl transferases, ARTs)家族成员之一,与非阻塞性无精症及癌症高度相关,干扰ART3基因或抑制该基因编码蛋白的表达,会导致精子密度降低、畸形率升高和曲细精管生精细胞脱落。ART3在精子发生过程中不可或缺,因此,深入研究其功能很有必要。目前,ART3在精子发生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并且相关研究报道较少。笔者综述了ARTs家族成员蛋白结构及其在精子发生中的作用,ART3蛋白结构预测及其在睾丸组织中的定位,并通过分析其在三阴性乳腺癌和黑色素瘤中的功能和作用,探讨其可能参与的调控通路,以期为揭示ART3在精子发生中的功能及作用机制提供科学参考,为提升动物精液品质、解决雄性不育等问题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旨在探究ADP-核糖基转移酶3(ADP-ribosyl transferase 3,ART3)调控精子发生机制,为改善精液品质,提高家畜繁殖性能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设计了3个ART3抑制剂3-甲氧基苯甲酰胺(3-methoxybenzamide, 3-MBA)浓度梯度(0.302、0.906和1.510 mg·mL-1),分别对6~8周龄小鼠进行睾丸注射,并于注射后3 h、6 h、12 h、1 d、2 d、3 d和5 d采集小鼠睾丸和附睾组织,将睾丸组织制成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并对附睾尾精子进行动力学和形态学分析。结果发现,0.302 mg·mL-13-MBA浓度组于注射后3 d小鼠睾丸曲细精管内空泡面积达到最大化,生精细胞减少,且排布散乱不规则,注射后5 d空泡面积减小,生精细胞有恢复趋势,而0.906和1.510 mg·mL-1浓度组于注射后5 d空泡面积最大化,曲细精管出现空管现象;3个剂量组小鼠附睾尾精子密度、活力及前向运动精子均呈时间依赖性降低,畸形精子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加,且精子尾部出现断裂、弯折和卷曲等异常...  相似文献   
5.
旨在揭示白消安处理对睾丸的损伤机理,提高精原干细胞(SSCs)移植受体制备效率及安全性,缓解或避免因白消安毒性导致的雄性不育。对白消安处理小鼠进行睾丸生物素示踪试验,以验证血睾屏障(BTB)完整性;采用液质联用靶向测定其附睾尾精液中白消安的含量,以验证白消安是否可以直接穿过睾丸BTB进入曲细精管;并对小鼠血清进行炎性因子ELISA测定,以验证其浓度是否发生变化。结果发现,小鼠睾丸注射白消安后,曲细精管内最早24 h可检测到生物素示踪红色荧光,表明BTB已被破坏;注射白消安30 min后,附睾精液中检测到最高水平白消安,随后,其水平逐渐降低;小鼠睾丸注射白消安后,血清中TNF-α、IL-1β和IL-6浓度逐渐增加,36 h后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1 d后达到峰值时,TNF-α浓度为(1 855.51±10.32) pg·mL-1,IL-1β浓度为(293.59±3.34) pg·mL-1,IL-6浓度为(340.30±12.55) pg·mL-1,随后逐渐下降。综上表明,白消安可自由穿越BTB,且于24 h生物示踪素可突破BTB,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1β和IL-6浓度逐渐升高并达显著水平,在21 d达到最高后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6.
发情鉴定一直无法突破安静发情鉴定瓶颈,严重制约了奶牛养殖产业发展.关于信息素的研究为通过仿生学办法促进母牛发情鉴定技术创新提供了新思路.对公、母牛交配的观察显示,公、母牛交配前发情母牛间都存在明显的性嗅反射,这表明除性器官的感官刺激外,公、母畜间还存在较强的信息素交流,这种方式早已在蜜蜂、蚕蛾等物种中得到了证实.因此,...  相似文献   
7.
白消安因其具有较强精子毒害作用常被用于制备精原干细胞移植受体,但具体毒性机制尚不清楚,影响了其科学使用及效果提升。研究表明,白消安可引起生精细胞产生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并抑制细胞自噬、损伤血睾屏障,毒害睾丸生精机能,但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及调控通路尚不明确。基于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portation factorκB,NF-κB)通路在炎症反应中的重要调控作用,笔者综述了白消安引起的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并损伤血睾屏障及抑制睾丸细胞自噬的研究结果,分析了NF-κB信号通路在白消安毒害睾丸中可能发挥的调控作用,以期深入揭示白消安毒害精子发生的分子机理,为科学使用白消安和避免环境毒素伤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简单、准确的早期妊娠诊断,是减少空怀,提升母畜繁殖力、提高养殖场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直肠触诊、B超检查、孕酮检测等传统妊娠诊断方法,虽然为养殖生产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但还未实现母牛配后最早检测,部分养殖场还难以满足较高的技术要求或实验室条件。胚胎滋养层细胞分泌的妊娠相关蛋白(PAGs)是奶牛妊娠过程中的重要蛋白,其血液含量变化规律为妊娠诊断方法研发提供了新思路。本文简要概述了现有妊娠诊断方法,详细论述PAGs诊断方法发展历程,展望未来妊娠诊断技术发展方向,使其在“早”、“准”、“简便性”上取得重要进展,并为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