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2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虎属一种隐性突变基因异种,有极高的观赏价值。目前国内仅有几家野生动物园有这种极其稀有的动物。重庆野生动物园饲养繁育的幼白虎“旺崽”于2003年6月8日遭受另两只幼白虎的残害致气管损伤。经抢救治愈,现将小白虎致伤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3.
长颈鹿是动物界中陆栖身躯最高的动物,长颈鹿急性鼻道炎的治疗尚属首例。由于兽舍内事先考虑设计制作可收折的活动治疗笼,对该病例及时抢救治疗提供了条件,现报道如下。临床症状患鹿雄性,约7岁,于1987  相似文献   
4.
文献记载熊猫皮螨或熊猫蠕形螨均为单一种螨感染,尚无混合感染报道。本文首次报道2例幼大熊猫混合感染熊猫皮螨和熊猫蠕形螨,所致病情较单一种螨感染严重,危害甚大。  相似文献   
5.
亚洲象的寄生虫,国内研究报道甚少。伍献文(1934)报告南京象内有多种线虫;孔繁瑶、殷佩云(1958)报告北京象内有镰状摩西德线虫;黄德生(1981)报告昆明象内有3种吸虫。1984年11月,重庆市动物园从云南某边区购入4只亚洲象,12月下旬进行  相似文献   
6.
大熊猫氯胺酮变态反应病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熊猫的采精,输精及抢救治疗均需使用药物制动,目前较理想的广泛用于野生动物猫科,犬科,大熊猫等制动保定的药物,氯胺酮是首选之一,氯胺酮系苯环已哌啶的衍生物,肌注后能迅速产生“分离麻醉”,具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成都、重庆两动物园大熊猫的血清学调查,首次证明大熊猫能自然感染细小病毒,并可引起出血性肠炎,其感染的阳性率达50%. 大熊猫感染细小病毒,国内外尚无文献报道。1986~1987年,我们对成都及重庆动物园饲养的部分大熊猫进行了细小病毒的血清学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8.
东北虎,雌性,12岁,体重:120kg。由于双眼白内障无法合笼饲养。宁波雅戈尔动物园与宁波第二人民医院合作为其左眼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1个月后,视力恢复到0.05—0.1,术后2个月该虎基本康复,可以室外自由活动。  相似文献   
9.
氯胺酮注射液,规格为100mg/2ml,系苯环己哌啶的衍生物,是一种速效、短效的非巴比妥类麻醉剂。国内于1971年底合成,1972年试用于人医临床,1978年广泛应用于动物园的灵长类,猫科、犬科,大熊猫等动物。氯胺酮具有浅的麻醉和深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动物园饲养的大熊猫均程度不同感染蠕形螨和食皮螨,严重侵害大熊猫的皮毛,影响大熊猫的生长发育。作者用伊维菌素治疗该病,效果较好,现总结于后。一、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大片皮肤发红、粗糙、脱屑及脱毛或断毛。搔痒不安,常啃咬患处或在门栏等处擦痒,严重影响采食和休息。易感部位是头颈部、面鼻部、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