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9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3篇
  6篇
综合类   89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56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大棚和温室内进行高垄栽培可增加土壤的表面积,有利于多吸收热量、提高地温。覆盖地膜可提高地温1—3℃,又可增加近地光照。  相似文献   
2.
文章旨在研究不同养殖模式对岗巴羊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4.00±1.00)kg的20~30日龄岗巴羊90只,随机分为放牧组(Ⅰ组)、半舍饲组(Ⅱ组)和舍饲组(Ⅲ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Ⅰ组采取放牧养殖模式,Ⅱ组采取白天放牧傍晚补饲养殖模式,Ⅲ组采取舍饲养殖模式。结果表明,(1)试验的24周内,Ⅲ组和Ⅱ组试验羊增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的3个阶段,试验Ⅲ组和Ⅱ组体尺增量均大于试验Ⅰ组,除前8周、24周试验Ⅲ组体长增量外,其他体尺增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2)试验Ⅰ组A阶段(1~8周)、B阶段(9~16周)体重增量显著大于C阶段(17~24周)(P<0.05)。试验Ⅰ组A阶段体高和体长增量显著大于B阶段(P<0.05),B阶段体高和体长增量显著大于C阶段(P<0.05)|试验Ⅰ组A阶段胸围和管围增量显著大于B和C阶段(P<0.05)。试验Ⅱ组A阶段体尺增量显著大于B和C阶段(P<0.05)。试验Ⅲ组A阶段体高和体长增量显著大于B阶段(P<0.05),B阶段体高和体长增量显著大于C阶段(P<0.05)|试验Ⅲ组A阶段胸围和管围增量显著大于B和C阶段(P<0.05)。由此可见,舍饲、半舍饲养殖可显著提高岗巴羊生长性能|舍饲、半舍饲养殖在试验的3个阶段岗巴羊增重较为均衡|20~30日龄岗巴羊的骨骼系统发育很有规律性,总体前快后慢,体尺增量曲线出现捺笔画“”型曲线。 [关键词]养殖模式|岗巴羊|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
燕麦草是重要的优质饲草料作物,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如何确定饲料燕麦最佳青刈期,是获得饲料燕麦两茬较高生物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此,2007—2009年项目组在白朗试验站开展了饲料燕麦不同青刈期试验,找出饲料燕麦最佳青刈期,以便获得最佳的生物产量。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发展生产,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种草养畜作为一项产业是对我国传统农牧业的一次深刻革命。本文通过阐述种草在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论述了种草养畜是保证西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分析了在西藏人工种草地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燕麦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地位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燕麦生产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养殖模式对霍尔巴羊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11.00±3.00)kg的3月龄霍尔巴羊60只,随机分为放牧组和舍饲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放牧组采取放牧养殖模式,舍饲组采取舍饲养殖模式。结果表明,试验的21周内,舍饲组试验羊体重、体尺(体长、体高、胸围、管围)增量均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生长发育指标阶段性增量数据显示,放牧组3个阶段体重增量差异显著(P<0.05,Ⅰ阶段>Ⅱ阶段>Ⅲ阶段)。放牧组Ⅰ阶段体高、体长增量显著大于Ⅱ阶段(P<0.05),胸围增量显著小于Ⅱ阶段(P<0.05),管围增量显著小于Ⅲ阶段(P<0.05)。Ⅱ阶段胸围增量显著大于Ⅲ阶段(P<0.05),其他体尺增量显著小于Ⅲ阶段(P<0.05)。舍饲组Ⅰ阶段体高、体长和管围增量显著大于Ⅱ阶段、Ⅲ阶段(P<0.05),胸围增量显著大于Ⅱ阶段(P<0.05),显著小于Ⅲ阶段(P<0.05),Ⅱ阶段体高、胸围增量显著大于Ⅲ阶段(P<0.05)。由此可见,舍饲养殖显著提高霍尔巴羊生长性能|舍饲养殖霍尔巴羊Ⅲ阶段增重较快|霍尔巴羊生长发育有一定规律,出现不对称“V”字型曲线,即Ⅰ阶段>Ⅲ阶段>Ⅱ阶段。 [关键词]养殖模式|霍尔巴羊|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
沙棘在藏医药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嘉曲顿珠 《沙棘》1996,9(1):35-37
1 藏医经典著作概述据考古学者报道,西藏雅鲁藏布江流域发现新石器时代的不少石具与医学有关。在人类进步的过程中逐步产生了医学。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藏医学从无到有,从萌芽状态逐步走向完善。公元8世纪上半叶,藏医古典医著《无畏的武器》、《月王药诊》问世。公元8世纪下半叶,蜚声中外的著名藏医经典著作《四部医典》问世。它的问世标志着古老的藏医已走向成熟,藏医以崭新的面貌开始屹立于世界民族医学之林。此后又有不少名家学者著书立说注释《四部医典》。后来藏医名著《兰琉璃》、《祖先口述》问世,公元1727年与中医《本草纲目》相媲美的藏医本草《晶珠本草》问世,此书载药物2292余种,藏医书籍前后共刊行1000余册。近年各地不断整理出版藏医古典医著十余部。西藏藏医历算研究所所长、班禅大师的御医嘎玛群培,近年著成《甘露本草明镜》一书,已出版发行,此书汇集藏医药物698种,是一部较高层次的藏药学医著,深受藏学界的称赞。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不同生长周期各绿肥品种还田后土壤养分效果差异,通过田间试验,设置不同还田期,测定不同豆科绿肥还田后不同时期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雪莎(H)、箭筈豌豆(J)、中青1号(Z)3种绿肥植物还田均能改善土壤肥力。其中,箭筈豌豆、复种60 d处理还田效果最明显。其N、P、K养分还田量最高,翻压还田后能有效地降低土壤容重;较对照处理,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含量分别增加了1.22 g/kg、0.05 g/kg、110.51 mg/kg。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施氮量对酿酒小麦原粮品质和酿酒品质的影响,以绵麦902和中科紫糯麦168(糯性)两个小麦品种为材料,设置6个施氮量(0、45、90、135、180、225 kg·hm-2),对小麦产量、原粮品质和酿酒品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两供试小麦品种的产量和有效穗数无显著差异;随施氮量增加,两品种的有效穗数、穗粒数及产量增加,均在施氮225 kg·hm-2达最大值。(2)随施氮量增加,两个小麦品种的籽粒蛋白质、脂肪和灰分含量增加,均在135 kg·hm-2处理下较高;淀粉含量和粉质率降低,绵麦902直链淀粉含量和直支比均以180 kg·hm-2处理最高,分别为22.6%和0.641,支链淀粉含量以45 kg·hm-2处理最高,为 42.6%;中科紫糯麦168直链淀粉含量和直支比均以45 kg·hm-2处理最高,分别为3.9% 和0.058,支链淀粉含量以90 kg·hm-2处理最高,为69.3%。(3)与中科紫糯麦168相比,绵麦902出酒率较高,总酸、总酯含量较低,增施氮肥显著降低总酸含量,显著增加总酯含量;施氮90~135 kg·hm-2范围内两品种出酒率较高,总酸和总酯含量较协调;(4)相关分析表明,出酒率与直链淀粉含量和粉质率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与脂肪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总酸含量与总淀粉、支链淀粉和脂肪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粉质率呈显著负相关;总酯含量与灰分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本研究认为,绵麦902和中科紫糯麦168酿酒品质各具优势,绵麦902出酒率高,中科紫糯麦168具有更好的产酯特性;在90 ~135 kg·hm-2施氮范围内,两品种蛋白质含量较适宜,总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较高,灰分含量高,脂肪含量适宜,出酒率和总酸含量也较高,是川西平原酿酒小麦较佳施氮量范围。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