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确定鸽Ⅰ型副黏病毒(PPMV-1)分离株的基因型及遗传变异,试验对广西某鸽场疑似感染PPMV-1的临床样品进行RT-PCR诊断、病毒分离鉴定和人工感染试验,并对分离株进行F基因测序、相似性分析及构建遗传进化树。结果表明:临床样品经RT-PCR扩增可得到特异性目的条带,病毒分离株具有血凝活性并能被特异性新城疫(ND)阳性血清抑制。分离株能引起非免疫鸽发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00%和10%。对分离得到的PPMV-1(命名为pi/CH/GX1026/2016)进行序列分析,该分离株F蛋白的裂解位点为~(112)RRQKR↓F~(117),符合新城疫病毒(NDV)强毒株的特征。pi/CH/GX1026/2016分离株与毒株Grey heron/Ch/GD/GZ333/2015和European turtle dove/Ch/GD/GZ23/2015核苷酸和氨基酸相似性较高,核苷酸相似性分别是99.6%和99.4%,氨基酸相似性分别是99.3%和98.9%;与疫苗株La Sota核苷酸和氨基酸相似性较低,分别是83.8%和88.3%。分离株与基因Ⅵ型NDV毒株Grey heron/Ch/GD/GZ333/2015和European turtle dove/Ch/GD/GZ23/2015遗传关系亲近,与基因Ⅱ型疫苗株La Sota的遗传关系较远。说明pi/CH/GX1026/2016分离株为基因Ⅵ型的PPMV-1,该毒株与NDV常用疫苗株La Sota的遗传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广西地区某乌鸡养殖场中是否存在禽白血病病毒(ALV)感染,将从该养殖场中无菌采集的抗凝血分离的血浆接种DF-1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并采用ELISA和PCR扩增的方法对细胞培养物分别进行检测,成功分离鉴定出一株A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A),命名为GX18LZA01株。测序结果显示GX18LZA01株前病毒基因组DNA序列全长7 561bp。遗传演化分析显示,GX18LZA01与10株国内外A亚群参考毒株同处一个大的分支,核苷酸(nt)相似性为91. 8%~96. 6%,其中与SDAU09C1参考株相似性最高(96. 6%);进一步对其gp85基因的分析发现,它与A亚群参考毒株也同处一个大的分支(nt:87. 9%~97. 8%),与全基因组分析的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表明,乌鸡存在A亚群ALV感染,gp85基因可以替代全基因组作为其分子流行病学和系统发育研究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黄羽肉鸡鸡群临床异常的发病原因,通过病理剖检、组织病理学观察、PCR检测、细胞培养、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mmunofluorescent assay,IFA)、序列测定进行病原分离鉴定。结果显示:病鸡心脏、肝脏等器官均有肿瘤样病变;常见肿瘤病病毒PCR检测呈现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阳性,细胞培养病毒分离及IFA鉴定结果表明成功分离一株MDV野毒株(命名为GX18NNM4);分离株meq基因的序列分析表明,GX18NNM4与vvMDV参考株GX0101的同源性最高,其核苷酸及氨基酸相似性分别高达99.8%和99.4%,且其突变位点符合国内强毒株的特征。通过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GX18NNM4的两个脯氨酸重复序列PPPP发生了突变,即PPPP→PNPP,且GX18NNM4与vvMDV/vv+MDV参考株RB1B、Md5、GX0101及648A的脯氨酸发生中断的数量同在0~3的范围内。结果表明该鸡群为MDV感染。  相似文献   
4.
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AL)是由反转录病毒科的禽白血病病毒(avianleukosis virus,ALV)引起的禽类肿瘤性疾病之一。近年来,AL在我国的地方品系的鸡群中广泛流行[1],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给养鸡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鸡白痢(plorum disease PD)是由鸡白痢沙门菌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的传染病[2],是严重危害我国养鸡业发展的传染病[3-4]。研究表明,母鸡感染了鸡白痢沙门氏菌后,会严重影响种蛋的孵化率及雏鸡的成活率[5],对此病的防治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地方品种鸡禽白血病病毒(ALV)感染情况,本试验用从广西某养殖公司地方品种鸡采集的血浆样品接种DF-1细胞进行ALV的培养分离,然后用ALV-p27抗原检测试剂盒对其细胞培养上清进行ELISA检测,并进一步对细胞培养物进行病毒亚群的PCR鉴定和病毒分离株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从鸡血浆样品中获得一株ALV,分离毒株经分子鉴定及测序分析确定其为J亚群(ALV-J),命名为GX22YL01;通过对毒株GX22YL01的全病毒基因组与参考毒株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发现其与课题组建立的ALV-J分类方法“Pilot tree”中的参考株GX14HG04相似性最高,且同处于Clade 1.3分支。  相似文献   
6.
<正>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 AL)是由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引起的禽类多种肿瘤性疾病的统称[1-3],主要造成鸡群生长迟缓、产蛋率和受精率等生产性能降低和导致感染鸡只的免疫抑制,同时可诱发各种肿瘤从而引起成活率的降低,对养禽业危害巨大[4]。21世纪初,南方的一些地方优质鸡群中仍有AL发生,对养禽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其发病死亡率有些高达40%,疫情严重[5-6]。  相似文献   
7.
广西钦州某公司饲养的灵山土雏鸡,几个月来连续多批次鸡群在两周龄后陆续出现以关节肿胀、跛行、瘫卧、行走困难等为特征的疾病。通过症状观察、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测确诊为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关节炎,药敏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头孢类药物较敏感,通过两周的用药,该鸡群的关节炎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正鸽新城疫又称鸽瘟,是由鸽Ⅰ型副粘病毒引起的鸽急性传染病,也是鸽子目前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该病的临床病例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食欲差、排黄绿色稀粪、扭头和翅膀麻痹等神经症状~([1])。近年来,随着养鸽业向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该病在广西养鸽场广泛流行,严重危害养鸽业的健康发展~([2-3])。临床上鸽新城疫与细菌混合感染的病例也很常见~([4])。两者混合感染使发病鸽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大,造成的经济损失更严重。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已经开展禽白血病净化的广西地方鸡种瑶鸡中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与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的感染情况,试验对鸡血浆样品接种的细胞培养物分别进行ALV群特异性抗原P27的ELISA检测和亚群特异性PCR鉴定,以及REV PCR鉴定。结果显示:一份样品为ALV-J和REV的混合感染,其中ALV-J命名为GX20YLJ1,REV命名为GX20YLR1;遗传进化分析显示,分离株GX20YLJ1和GX20YLR1分别属于clade 1.3的ALV-J和罕见的Ⅱ型REV;GX20YLJ1 gp37和GX20YLR1gp20亚单位的二级结构功能区由α-Helix组成,而GX20YLJ1 gp85和GX20YLR1 gp90亚单位的二级结构具有多样性;分离株GX20YLR1的gp90与美国REVⅡ型分离株SNV的gp90亚单位的二级结构最相似,与核苷酸序列分析的进化树结果一致。结果表明,广西地方品种净化鸡群仍存在clade 1.3的ALV-J,并首次发现与Ⅱ型REV的混合感染,提示在净化检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