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6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1981年10月下旬,我们在陕西佛坪自然保护区三官庙保护站进行野外工作过程中,观察到一起燕雀群体死亡现象,现作如下报导: 燕雀在秦岭山区为冬候鸟,广布于400—1500米的河谷平原、浅山和中山地区。群栖,最小群20—40多只,最大群中到240—280只左右。 81年10月26日(阴天),下午4时左右,在保护站住地西面约400米远的一块空旷地(地上只有稀疏的杂草,面积237平方米),上,发现完整尸体5只;破损尸体(被其它动物吃过)3只;飞翔不力者(呈昏迷状态,飞速缓慢,高度仅1米左右)4只,其中1只被抓获,另三只串入附近灌丛藏匿。此次观察小计12只。  相似文献   
2.
人工养麝的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对野麝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非常重视,早在《1956—1967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中就明确提出,“要保护和发展有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1958年,中国药材公司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展中药材生产问题的指示》精神,着手组织各级药材经营部门开展人工养麝的试验研究工作,并先后在四川马尔康、陕西镇坪、安徽佛子岭等地建立了专业养麝场。二十多年来,人工养麝有了较大的发展,养殖的范围已扩  相似文献   
3.
坏死杆菌病是农畜和禽类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是由于厌气性坏死杆菌病原体进入皮肤或伤口的结果而发生。1974年9月,陕西省镇坪县养麝实验场首次发生麝的坏死杆菌病,流行期间发病率达32%(53头),致死率60%(35头),给养麝生产。造成重大损失。为了促进人工养麝的发展,加强疾病防治的研究,我们将家养麝坏死杆菌病的有限资料整理成文,供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4.
林麝的驯化与控制放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驯化是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特殊手段,也是野生变家养的必由之路。麝的产品 (麝香) 经济价值甚高,与人类关系密切,在麝资源趋向濒危的今天,加速驯化,不仅具有现实的生产意义,从保护物种和增加驯化动物新品种的角度考虑,也有深远意义。林麝 (Moschus berezouskii) 的驯化包括个体驯化和群体驯化两个方面,前者着眼单个调教,后者重在培养合群习性。个体驯化可为群体驯化奠定基础,在群体驯化过程中,亦能导致个体习性的变化。通过群体驯化调教的麝群,可以在人工牧场里,进行集群放牧饲养。一、个体驯化对一头麝进行单独调教的方法,叫做个体驯化。因为个体是组成群体的基本单位,所以个体驯化也称基础驯化。  相似文献   
5.
秦岭羚牛及其保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羚牛(Budorcas taxicolor)是亚洲特产,我国政府已将其列为第一类保护动物。羚牛秦岭亚种(B. t. bedfordi)从未在国外展出过,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所公布的红皮书(Red date book)上将其列入珍贵(Rare)级内,由于对该亚种的情况所知甚少,1979年日本出版的“世界动物”一书中,曾称之为“探险家羡望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麝的群体饲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养麝已经取得了笼养、舍养及小型圈养的成功经验,但在群体饲养方面,迄今尚未见报道。笼养和舍养纯属个体饲养,至于一雄多雌或多雄、多雌的小型圈养,因其饲养目的和管理措施均无集群要求,故基本上也是个体性质的饲养方式。从理论上讲,麝的先天独居性可能是群养的主要障碍,所以说群体饲养是以培养合群习性为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