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20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成都市动物园有2只梅花鹿及1只毛冠鹿突然相继死亡,无明显临床症状,经微生物学鉴定,确诊为A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致死。  相似文献   
2.
吸入麻醉是通过呼吸系统吸收将麻醉剂转运到中枢神经系统的给药方法,麻醉剂在肺泡被吸收进入到血液,再由血液转运到中枢神经系统.吸入麻醉能较好地通过控制麻醉剂量来控制麻醉深度,大多数吸入麻醉剂都可被迅速的吸收和消除,这是其他麻醉剂不可比拟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寄生于大熊猫、小熊猫、北极熊、棕熊东北亚种、棕熊西藏亚种、黑熊四川亚种、黑猩猩和白眉长臂猿体内蛔虫的分类地位,采用PCR技术扩增了这些野生动物体内寄生蛔虫的线粒体COXⅠ、COXⅡ基因序列,并与GenBank中注册的同源性序列进行了分析。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扩增的8种野生哺乳动物蛔虫的COXⅠ、COXⅡ基因长度均分别为393和582bp,其中大熊猫与小熊猫及4种熊科动物蛔虫COXⅠ和COXⅡ基因的相似性分别为94.8%~95.0%和94.9%~95.5%;黑猩猩和白眉长臂猿蛔虫的COXⅠ、COXⅡ基因的相似性分别为99.8%和99.5%。分子系统树(NJ/MP/ML)表明,寄生在大熊猫、小熊猫和4种熊科动物体内的蛔虫均为贝蛔属(Baylisascaris)蛔虫;而黑猩猩和白眉长臂猿体内寄生的蛔虫应为蛔属(Ascaris)蛔虫。同时,分析结果也揭示了蛔虫与宿主之间存在协同进化关系。  相似文献   
4.
动物园珍禽禽流感和新城疫免疫抗体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估禽流感和新城疫免疫效果,用血凝抑制试验(HI)对动物园圈养的19种珍禽的55份血清进行了禽流感、新城疫免疫抗体监测。监测结果表明:珍禽禽流感H5亚型、H9亚型免疫合格率分别为61.82%、66.67%,新城疫免疫合格率为56.36%,均未能达到免疫合格率70%以上的要求;禽流感H5亚型、H9亚型和新城疫平均抗体水平分别为5log2、4.5log2、5.18log2。因此,应及时加强禽流感和新城疫的免疫,并加强综合防控措施,以降低珍禽感染发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豚鹿是十分濒危的动物,在中国野外已宣布绝迹。为了弄清圈养豚鹿繁殖成活率低的原因,分别对成都动物园近年来圈养豚鹿的繁殖情况及死亡规律,豚鹿血清中的部分矿物质元素及维生素,以及豚鹿死亡个体的器官组织进行了切片分析。结果发现天气寒冷及母体的弃子行为是引起幼子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肺炎是导致豚鹿幼体死亡的直接原因,矿物质元素铜(Cu)、硒(Se)及维生素E测定值偏低与豚鹿繁殖成活率也有一定的关系。为切实提高豚鹿繁殖成活率应适当改善现有的环境条件,采取防寒保暖措施;加强对豚鹿产子期间的观察,及时发现弃子幼体施行人工辅助育幼;加强消毒工作,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加强营养研究,适当调整饲料矿物质及维生素水平。  相似文献   
6.
动物线虫抗药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波  杨光友  邓家波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255-9257,9260
[目的]克服由于驱寄生虫药物抗药性的产生而严重制约世界畜牧业发展的问题。[方法]介绍动物线虫对苯并咪唑类、咪唑并噻唑类和大环内酯抗生素类3类驱虫药物的抗药机制的研究进展。[结果]动物寄生线虫对驱虫药的抗药机制主要是在线虫与药物选择压力的共同作用下,首先发生于药物受体基因的点突变,使其编码的药物受体结构改变而引起与药物的作用效应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线虫获得一定的抗药性并将这些抗药基因变异遗传。[结论]动物线虫抗药机制的研究对控制线虫的感染和准确检测线虫抗药性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建立初生珍禽的禽流感、新城疫免疫程序,笔者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I试验)对9日龄左右的初生珍禽进行了母源抗体测定。结果显示:初生珍禽的禽流感H5、H9和新城疫母源抗体的几何平均值分别为5.67log2、6.63log2、5.64log2。根据检测结果将初生珍禽的免疫程序初步确定为15日龄首免,首免后1个月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8.
在1600例圈养爬行动物难产病例中,龟占39%。龟难产的原因目前不很明确,较难诊断和治疗,用手术方法对1只确诊为难产的凹甲陆龟进行治疗并取得成功。文章对龟难产的诊断、手术部位的确定、麻醉药物剂量、手术过程、术后治疗及护理等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某肉兔场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笔者采用离心沉淀法、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302份新鲜粪便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检测出的虫种有球虫、线虫和隐孢子虫,平均感染率分别为70.53%(213/302)、43.05%(98/302)和4.97%(15/302),总感染率为76.49%(231/302),其中以球虫感染率最高,且多为混合感染。数据分析显示,不同生长阶段的肉兔寄生虫感染率存在差异性。调查结果表明,该场肉兔肠道寄生虫较为普遍,且存在人兽共患寄生虫,应引起人们重视,加强寄生虫病的防控措施,预防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0.
2006年6-7月,四川成都市动物园饲养的赤麻鸭突然发病.经常规治疗无好转,动物园先后死亡赤麻鸭10只.其死前症状和尸体病变情况基本一致。采集死亡动物病理材料送实验室进行微生物培养,结果显示为类志贺邻单胞菌感染。对该批病鸭的诊治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