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适当降低每次输精时猪精的有效精子数可提高公猪利用效率、减少公猪饲养规模,同时能更充分地利用优秀的公猪。试验以15亿/80 mL规格猪精为对照组,比较12亿/80 mL、12亿/60 mL和10亿/60 mL规格猪精的深部输精对经产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受胎率15亿/80 mL>12亿/60 mL>10亿/60 mL>12亿/80 mL,无显著性差异(P>0.05);分娩率15亿/80 mL>12亿/60 mL>12亿/80 mL>10亿/60 mL,无显著性差异(P>0.05);窝均总产仔数、窝均产活仔数、窝均出生重和头均出生重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来看,与对照组相比,12亿/60 mL组可以做到不影响繁殖性能,同时使猪精产能提升20%,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俗话说,"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好一坡",根据遗传学理论,公猪的一半基因可以遗传给后代,因此公猪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猪场的经济效益.随着猪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规模化猪场普遍采用人工授精技术,而公猪的繁殖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人工授精效果,尤其是在目前商品肉猪饲养体系中,普遍使用杜洛克公猪作为终端父本,杜洛克公猪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