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本研究对课题组前期在京星黄鸡转录组研究中筛选到的与肌内脂肪(IMF)差异沉积相关的14个候选基因进行验证,检测其在中外两个鸡种群体中与胸肌IMF沉积的关联性。以98日龄慢速型地方鸡京星黄鸡和42日龄快速型白羽科宝肉鸡胸肌组织为素材,通过胸肌甘油三酯(TG)含量区分高低表型组,并检测候选基因在组间的基因表达差异。结果表明,在京星黄鸡胸肌TG高、低组间ATP结合盒亚家族B成员8(ABCB8)、脂联素(ADIPOQ)、第6号染色体开放阅读框65(BEND6)、CD74分子(CD74)、核糖基5-磷酸转移酶(FKTN)、组蛋白乙酰转移酶1(HAT1)、硫酸乙酰肝素-氨基葡萄糖3-磺基转移酶5(HS3ST5)、介体复合物亚基4(MED4)、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8(TNFSF8)和TNFAIP3相互作用蛋白1(TNIP1)共10个基因表达差异显著(P<0.05);在科宝肉鸡TG高、低组间ADIPOQ、BEND6、FKTN、HAT1、HS3ST5、MED4和TNIP1共7个基因表达差异显著(P<0.05);ADIPOQ、FKTN、HAT1、HS3ST5、MED4和TNIP1共6个基因在两个品种中差异表达趋势一致(P<0.05)。本研究提供了鸡IMF沉积相关新候选基因,为IMF分子调控机理研究和相关分子标记筛选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基于表型和基因组信息评价北京油鸡保种群保种情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利用表型和基因组信息对北京油鸡随机交配保种群体近交系数、有效群体大小进行研究,评价北京油鸡保种群体保种情况。本研究以国家级北京油鸡保种场北京油鸡2019年随机交配保种群体40只鸡为研究对象,对表型记录进行整理,同时利用基因组SNP信息,使用PLINK软件分别计算基于ROH的近交系数(FROH)、基于纯合基因型的近交系数(FHOM)、基于联合配子之间相关性的近交系数(FUNI);使用GCTA和R软件计算基于基因组关系G矩阵的近交系数(FGRM);使用SNeP软件估计北京油鸡历史世代的有效群体大小;使用NeEstimator软件估计基于连锁不平衡方法的当前世代的有效群体大小;使用R软件的PerformanceAnalytics包对FROHFHOMFGRMFUNI等不同算法所得近交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评价北京油鸡的保种情况。结果显示,1979—2019年以来,北京油鸡保种群体凤冠、胫羽、五趾等典型的外貌特征明显且百分比稳定;保种群有效群体大小从98世代前的595逐渐降至13世代前的176;2019年北京油鸡随机交配保种群体FROH为0.079 8,与FGRM显著相关(P<0.01),且相关系数为0.45;除此之外,FHOMFGRM,FHOMFUNI以及FGRMFUNI之间也存在较高的线性相关。北京油鸡1979—2019年以来近交系数增长缓慢,国家级北京油鸡保种场随机交配保种群体的保种工作是十分有效的。基于目前情况,本研究建议每年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北京油鸡随机交配保种群体的个体,进行全基因组二代重测序检测,有利于对保种状况进行动态监控,以便随时调整保种工作方案。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不同毛色水貂酪氨酸酶基因(TYR)编码区序列变异对水貂毛色的影响,对红眼白貂、美国短毛黑水貂、银蓝水貂TYR外显子1进行序列扩增分析,结果找到1个突变位点c.78AT颠换与白色水貂毛色关联极显著(P0.000 1)。文章还对不同物种TYR基因部分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以期对水貂TYR基因系统发育研究和水貂毛色的选种选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银蓝水貂为材料,对6个世代的1686只水貂的生长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性别及年份对水貂体重、体长、针毛长、绒毛长和针、绒毛长比率的表型趋势影响。利用多性动物模型约束最大似然法(REML)估计以上水貂生产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相关。在模型中考虑了年份和性别固定效应,随机效应为个体的加性效应。结果表明,各性状遗传力均较高,其中体重为0.41,体长为0.53,针毛长为0.53,绒毛长为0.52,针、绒毛长比率为0.52。除针、绒毛长比率与其他性状间呈表型负相关(-0.218、-0.178、-0.074、-0.425)外,各性状间均为表型正相关(分别为0.289、0.882、0.869、0.806、0.788、0.930)。体长与绒毛长、针、绒毛长比率呈现遗传负相关(-0.941、-0.983),其他均为较强的遗传正相关,分别为0.983、0.731、0.972、0.981、0.622、0.992、0.641、0.987。  相似文献   
5.
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锌水平对育成期蓝狐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选取8周龄平均体重为(2.21±0.49)kg的健康蓝狐90只,分成5组,通过方差分析调整各组间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每组18只,公母各占1/2。各组饲粮锌水平分别为39.75(Ⅰ组)、60.00(Ⅱ组)、80.00(Ⅲ组)、100.00(Ⅳ组)、120.00 mg/kg(Ⅴ组)。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公狐平均日增重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母狐Ⅱ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Ⅴ组(P<0.01)。2)公狐干物质消化率Ⅱ组极显著高于Ⅰ组和Ⅳ组(P<0.01),显著高于Ⅲ组和Ⅴ组(P<0.05);脂肪消化率Ⅱ组极显著高于Ⅰ组、Ⅲ组和Ⅳ组(P<0.01);蛋白质消化率Ⅱ组极显著高于Ⅰ组、Ⅳ组和Ⅴ组(P<0.01)。3)公狐食入氮Ⅰ组和Ⅳ组极显著高于Ⅱ组(P<0.01);粪氮Ⅰ组、Ⅳ组和Ⅴ组极显著高于Ⅱ组(P<0.01)。母狐尿氮Ⅲ组和Ⅴ组显著高于Ⅱ组(P<0.05);氮沉积Ⅰ组和Ⅱ组极显著高于Ⅴ组(P<0.01),显著高于Ⅲ组(P<0.05);净蛋白质利用率Ⅰ组和Ⅱ组极显著高于Ⅴ组(P<0.01),显著高于Ⅲ组(P<0.05);蛋白质生物学价值Ⅱ组极显著高于Ⅴ组(P<0.01),Ⅰ组和Ⅱ组显著高于Ⅲ组和Ⅴ组(P<0.05)。综合试验结果得出,育成期蓝狐饲粮锌水平为60.00 mg/kg时,可获得较好的生长性能,提高蛋白质利用率,有效减少粪氮和尿氮的排出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