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16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家畜寄生虫病研究所又有四项最新科研成果,分别于1994年元月20~21日通过了由农业部科技司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主持的鉴定。经专家评议一致认为,这四项科研成果均为国内首创,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2.
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是一种极为重要的人畜互通病,不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河南、湖北、云南和西藏等地。旋毛虫属毛形线虫属(Trichinella),和其它3种毛形线虫[固有毛形线虫(T.ncava),纳氏毛形线虫(T.nelsoni)和拟旋毛线虫(T.pseudospiratis)]相比,  相似文献   
3.
抗锥虫新药—锥-46亚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锥-46以每次4mg/kg剂量对大鼠肌肉注射,连续给药14天,总量达56mg/kg,未出现明显的临床、组织学和生化指标的变化;以每天8mg/kg剂量肌肉注射,连续14天,总量达112mg/kg,试验鼠仍无死亡。两种剂量各自总和已分别超过锥-46的LD_(50)和LD_(100)(大鼠LD_(50)为44.6±2.8mg/kg,LD_(100)为70mg/kg),提示锥-46无明显蓄积毒作用。高剂量(每天10mg/kg)肌注给药连续14天,才可使大鼠的肝、脾、肾发生严重病变,出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减少以及摄食量、增重率下降等征候,提示锥-46对动物作用的靶器官、靶组织是肝、脾、肾及红细胞。  相似文献   
4.
抗锥虫新药-锥-46,小鼠腹腔注射LD_(50)为9.8±0.7 mg/kg,ED_(50)为0.28±0.03mg/kg,治疗指数为35。大鼠肌肉注射LD_(50)为40±5mg/kg,大鼠肌肉注射适宜剂量为2mg/kg。对大、小鼠治疗剂量均无临床毒副反应出现。初步表明该药对伊氏锥虫病鼠疗效好,毒性小。  相似文献   
5.
锥虫的抗药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锥虫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虫,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广大地区,锥虫病也是我国主要家畜寄生虫病之一,曾造成大批牛、马、骆驼发病死亡,防治锥虫病一向靠药物,长期使用药物后锥虫逐渐产生了抗药性,国外对这个问题早有发现,迄今已发表有关论文数百篇。国内注意较晚,于1988年在上海举行的以英法专家为主的国际性学术报告会上,云南畜牧兽医总站李松柏第一次公开谈到这个问题,他报道在云南省发现常用抗锥虫药按厂方推荐剂量已难于治愈家畜伊氏锥虫病,必须加倍剂量才能有效。1991年沈杰等报道,用小白鼠试验表明,抗锥虫特效药安推…  相似文献   
6.
对寄生于羊的捻转血矛线虫、粗纹食道口线虫、环纹奥斯特线虫在不同恒温和恒湿条件下从卵发育到侵袭性幼虫的育成率和所需时间作了观察,温度有40、37.5、35、30、25、20、15、10、7.5和5℃等10个段,相对湿度有100、90、85、80、75%等5个相。结果捻转血矛线虫仅在10~35℃温度和80%以上相对湿度条件下能完成发育,100%相对湿度和20℃条件下育成率最高;粗纹食道口线虫和环纹奥斯特线虫在7.5~37.5℃和相对湿度80%以上能完成发育,也是在100%湿度和20℃条件下育成率最高。试验结果可供研究这些寄生虫的地理分布和制定其防治措施时作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家畜伊氏锥虫病,国产治疗药物或疗效差或副作用大,因此需每年进口特效药,但远远不能满足防治需要。我们与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合作,合成、筛选了一种新药,经实验证明具有良好的抗锥虫作用,又无致突变作用,对人工感染伊氏锥虫病黄牛以0.25~1.0mg/kg体重作皮下注射,均能治  相似文献   
8.
伊氏锥虫病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牛、马、骆驼等家畜的一种急性或慢性原虫病。本病在我国南方十多个省(区)广为流行,耕牛带虫率一般为5~18%,有的疫区高达80%以上,往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在我国使用的抗锥虫商品药主要有拜耳205、安锥赛、贝尼尔、Trypamidium。由于许多地区长期应用其中一种抗锥虫药,有些地理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地克珠利(Diclazuril)是国际上近年来研制的新一代抗球虫药。该药按1ppm的比例添加到饲料中,对鸡、鸭、鹅、火鸡、兔等各种畜禽的球虫病均有预防作用。上海家畜寄生虫病研究所的有关专家在农业部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大力支持下,从1989年开始立题,历时8年,在国内首次开发研制了地克珠利原料药及其0.5%预混剂,代号AC-1,商品名球佳。该产品已通过农业部畜牧兽医司药证处组织的专家技术审定,有望迅速产业化和商品化。球佳在养禽业中的广泛应用,必将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此,拟分三期陆续介绍球佳及其有效成分地…  相似文献   
10.
4种抗锥虫药对3个伊氏锥虫地理株的杀虫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