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畜牧兽医   1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认为国有林场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三种不正确的认识:市场经济与思相工作不相容,市场经济可替代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市场经济是重中之重工作,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挑战。总结了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特点: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融入林场生产经营,注重贴近广大员工,注重创新机制,注重文化引领。提出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对策:健全工作领导机制,保障机制,评估机制,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
3个不同基因型新城疫病毒间的抗原同源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分别以鸡新城疫病毒(NDV)基因Ⅱ型弱毒疫苗株LaSota、基因Ⅶ型鸡源野毒株Y98F9和基因Ⅵ型鸽源野毒株PB9601为灭活疫苗,制备相应的抗血清。将3株病毒分别与相应的抗血清做交叉血凝抑制试验(HI)和在细胞培养上做交叉病毒中和试验(VI).以此比较3个基因型病毒间的抗原同源性关系。在交叉HI中,LaSota株与基因Ⅶ型的Y98F9株间的同源性为90.0%,而基因Ⅵ型的鸽源PB9601株与Y98F9株间的抗原同源性仅为74.2%,与LaSota株间的抗原同源性更低至65.2%。在交叉VI中,也表现出非常类似的同源性关系,LaSota株与Y98F9株间的同源性为90.1%,而鸽源PB9601株与Y98F9株间的同源性也仅为75%,与LaSota的同源性进一步低至65.8%。  相似文献   
3.
为了快速检测并鉴别鸡舍内外空气中的新城疫病毒(NDV),应用AGI-30气体收集器在一大型商品肉鸡舍舍内外收集气体,同时采集鸡的气管和泄殖腔拭子,采用兼并引物RT-PCR检测气体样品和拭子中的NDV,并鉴别NDV的毒力;同时分离、纯化气体样品中的NDV,用常规毒力学试验鉴别分离株的毒力.结果RT-PCR检测到舍内2/15的气体样品和4/15的拭子中同时有强毒和弱毒株,3/15气体样品和13/15的拭子只有弱毒,舍外上风向5 m处气体样品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舍外下风向5 m处1/3的样品只有弱毒;其他样品均为阴性;从RT-PCR检测为阳性的样品中分离到3株强毒和4株弱毒株;从RT-PCR检测为阴性的样品中均未分离到NDV.结果表明兼并引物RT-PCR可直接、快速对气体样品进行检测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肉仔兔魏氏梭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兔魏氏梭菌性肠炎是由A型魏氏梭菌所产外毒素引起的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的兔急性胃肠道疾病。该病是近几年家兔,特别是肉仔兔的多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6周龄~12周龄易感。淤血;心冠脂肪黄染;肝肿大呈黄棕色,质脆,部分病例肝表面有灰白色点状坏死灶;胆囊充满浓稠的明以发病突然、急性腹泻、排黑色水样或带血的胶冻样腥臭粪便、盲肠浆膜出血斑和胃黏膜出血、溃疡为主要特征。如不及时诊治,会造成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5.
从山东某地区大、中型兔场连续三年(2002-2004年)分离、鉴定的43株高致病性大肠杆菌体内提取外膜蛋白(OMP),测定其外膜蛋白型(OMPs),通过SDS-PAGE分析,比较不同年份间高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的外膜蛋白型。结果表明:三年共产生了三种OMP型(A-C)。且在同年份内具有多样性,不同年份之间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我国集约化规模化养兔业发展过程中,断奶后幼兔的腹泻症已成为发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内外研究表明,引起家兔腹泻的大肠杆菌主要为非产肠毒素的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1].目前,我国对EPEC的鉴别诊断主要依靠菌株的血清型鉴定,但其并不是EPEC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的理想方法,检测LEE毒力岛(通过检测eaeA基因)应为鉴定EPEC的主要依据.现将应用PCR方法快速鉴别兔肠致病性大肠杆菌LEE致病岛的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以一中型肉兔场为研究对象,采集病、死兔肠内容物,粪便样品,饮水,污水,饲料和以兔舍为中心不同距离处的尘土样品,共得到样品135份,运用双重PCR法同时检测样品中的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aeA基因 )和魏氏梭菌(α-毒素基因 )。结果表明在病、死兔肠内容物中、粪便、生活污水中这两种菌同时存在和仅一种菌单独存在的几率都较大;兔舍周围尘土由近到远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aeA基因 )存在的几率呈递减趋势,魏氏梭菌(α-毒素基因 )在兔舍周围尘土中存在的几率较少,且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8.
在兔源肠致病性大肠杆菌WF-03-B3菌株和兔源A型魏氏梭菌XT-04-X5菌株原生质体融合的研究中,为了对融合子进行选择鉴定,在呼吸缺陷选择的基础上WF-03-B3菌株02r(氧气抗性);XT-04-X5菌株02s(氧气敏感性),再应用定性和定量药物敏感性试验,对两种菌原生质体融合的耐药性遗传标记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WF-03-B3菌株对丁胺卡那霉素AKNs(丁胺卡那霉素敏感);XT-04-X5菌株对丁胺卡那霉素AKNr(丁胺卡那霉素抗性),在此基础上,测定了丁胺卡那霉素在选择培养基中的适用浓度。筛选出兔源肠致病性大肠杆菌WF-03-B3菌株的遗传标记为(AKNs,02r)和兔源A型魏氏梭菌XT-04-X5菌株的遗传标记为(AKNr,02s)。  相似文献   
9.
从山东某地区大、中型兔场连续三年(2002-2004年)分离、鉴定的43株高致病性 大肠杆菌体内提取外膜蛋白(OMP),测定其外膜蛋白型(OMPs),通过SDS-PAGE分析,比 较不同年份间高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的外膜蛋白型。结果表明:三年共产生了三种OMP型 (A-C)。且在同年份内具有多样性,不同年份之间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以一中型肉兔场为研究对象,采集病、死兔肠内容物,粪便样品,饮水,污水,饲料和以兔舍为中心不同距离处的尘土样品,共得到样品135份,运用双重PCR法同时检测样品中的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aeA基因 )和魏氏梭菌(α-毒素基因 ).结果表明在病、死兔肠内容物中、粪便、生活污水中这两种菌同时存在和仅一种菌单独存在的几率都较大;兔舍周围尘土由近到远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aeA基因 )存在的几率呈递减趋势,魏氏梭菌(α-毒素基因 )在兔舍周围尘土中存在的几率较少,且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