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胎衣不下奶牛血液生化预警指标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不同饲养环境条件对动物血清生化的指标有显著的影响,因此为了探寻适用于黑龙江地区胎衣不下的奶牛在产前的血清生化预警指标,本试验对黑龙江某规模化奶牛繁殖牧场-7 d、0 h(分娩时为0 h)和12 h 3个时间点的奶牛血清进行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显示:在-7 d时胎衣不下的奶牛在尿素(UREA)、磷(P)和血尿素氮(BUN)3项指标上极显著高于胎衣正常排出的奶牛,总蛋白(TP)显著高于胎衣正常排出的奶牛;在0 h时,胎衣不下奶牛UREA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镁(Mg)和BUN 4项生化指标要显著高于胎衣正常排出的奶牛。研究结果表明,产前奶牛在UREA和BUN两项指标的升高可能与胎衣不下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
间充质干细胞(MSC)是一种在治疗组织损伤和修复方面极具潜力的“种子细胞”,因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对于人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鉴定、培养方法与技术已经成熟,且在临床上的应用也在积极推进当中。相比于人源间充质干细胞,家畜间充质干细胞目前受到较少的关注,其很多重要的参数数据鲜见报道。但是,将家畜的间充质干细胞应用于临床治疗和动物养殖业中时,它能创造出的医疗价值和经济价值是非常可观的。因此,间充质干细胞在家畜上的应用,必定会对整个畜牧业有着积极促进作用。论文通过对比人与家畜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方法,阐述家畜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奶牛屡配不孕由于增加配种次数和产犊间隔而严重地制约着奶牛的繁殖效率。又因该病的病因多样繁杂且难以捕捉,所以至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液体石蜡(Liquid Paraffin,LP)具有募集炎性细胞的功能,作为一种药用佐剂在医药等行业被广泛使用。因此,试验将其作为治疗奶牛屡配不孕的一种手段,探讨其对患病奶牛治疗效果。选取37头患病奶牛,在进行试验前再次对奶牛进行直肠检查和B超检查,排除了生殖系统有明显病变的奶牛12头,剩余25头奶牛作为实验动物。采集奶牛基本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将实验动物设置成为两组:奶牛的子宫内注入LP(LP组)(n=15)和对照组(子宫内注入0.9%生理盐水组,0.9%physiological saline,PS组)(n=10)。每头奶牛的子宫角各注入25 mL(每头奶牛合计注入50 mL),随后对奶牛进行发情状况、人工受精次数和受胎率等信息收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LP组的受胎率为53.3%显著高于PS组的30.0%(P0.05),LP组从子宫内注入LP到发情的天数较PS组明显缩短(P0.05),同时,子宫内注入LP或PS后至受孕的天数,在LP组显著小于PS组(P0.05)。结果发现了LP能够缩短空怀期天数、减少人工受精次数、提高受胎率,进而表明了子宫内注入LP对治疗奶牛屡配不孕具有明显的疗效,这为治疗奶牛屡配不孕创建了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