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5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为促进林业的健康发展,针对当前江西省林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变压器烧坏常见的原因有雷击和线路短路.雷击造成变压器烧坏主要是由于变压器接地电阻达不到要求造成的;线路短路主要是由于巡视不力和消缺不及时造成的,如弧垂过大、砍青不彻底、计量箱内线路短路等原因.  相似文献   
3.
青神县西龙种鸭场2000年饲养樱桃谷种鸭500只,该群种鸭生长到4周龄时,个体均重达到 1350 g,超过体重标准340g(按英国樱桃谷种鸭育成标准),该场则采用控水控食等技术措施控制种鸭快速增重。控水控食1周后,种鸭出现病死情况。通过对死鸭的解剖诊断为肌胃溃烂。经即时停止控食控水,防止种鸭外逃后,此病得到了控制,现报导于后。 发病情况:对该群种鸭从4周龄时开始采用定时定量供给饮水和饲料,第3天后,种鸭群出现骚动不安,饥饿现象严重,每当在供料供水时,出现整个群体猛烈争食、捻水,时有突破竹笆围栏出去…  相似文献   
4.
5.
 为探索提高云岭山羊繁殖力的营养措施及为制定饲养标准提供基础数据,在马鸣种山羊场选用450只繁殖母羊开展了繁殖母羊配种准备期、妊娠期、哺乳期等能量5水平梯度蛋白和等蛋白5水平梯度能量对山羊繁殖力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云岭山羊放牧饲养仅能获得60%~80%的营养,补饲蛋白饲料可使云岭繁殖母羊第一情期发情率、产羔率、羔羊初生重、3月龄断奶重和成活率比对照提高115.43%,94.56%,17.06%,17.94%和6.26%;补饲能量饲料提高的对应比例为108.60%,99.93%,12.80%,21.49%和6.88%。5水平等能量梯度蛋白饲料组中以蛋3组效果最好,5水平等蛋白梯度能量饲料组中以能9组效果最好。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补饲蛋白、能量饲料与对照的体增重、繁殖率差异极显著(P<0.01);蛋3组与蛋1、蛋2组,能9、能8组与能6、能7组的体增重、繁殖率差异显著(P<0.05)。建议对云岭山羊繁殖母羊空怀和妊娠前期、妊娠后期、哺乳期按每天每千克体重供给DCP 2.72 g,2.86 g,3.66 g;DE 0.37 MJ,0.41 MJ,0.48 MJ的日粮。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国家级畜禽资源保护品种茶花鸡中分离乳酸菌,研究其益生特性,以期为禽用益生菌制剂研发奠定基础。【方法】采集散养茶花鸡新鲜粪便,使用MRS培养基分离乳酸菌,采用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法鉴定,并研究其胃肠道耐受性、抑菌活性、抗生素敏感性和肠上皮细胞黏附能力等益生特性。【结果】分离得到CHF4-1、CHF6-2、CHF7-2和CHF10-2共4株菌株。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CHF4-1、CHF6-2、CHF7-2和CHF10-2分别为唾液乳杆菌、加氏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和约氏乳杆菌;与参考菌株鼠李糖乳杆菌GG相比,CHF6-2和CHF10-2具有较强的胃肠道耐受性和抗菌活性;加氏乳杆菌CHF6-2除对头孢噻肟中度敏感之外,对其余9种抗生素均敏感,且其细胞黏附水平为(13.07±0.22)个/细胞,黏附能力最强。【结论】从散养茶花鸡粪便中分离得到唾液乳杆菌、加氏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和约氏乳杆菌4株乳酸菌,其中加氏乳杆菌CHF6-2具有显著胃肠道耐受性、抑菌活性、抗生素敏感性和肠上皮细胞黏附能力等益生特性,可作为微生态制剂候选菌株进一步开展深层次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本试验利用调Q钇铝石榴石(YAG)放大4倍频激光器,产生的266、530nm短脉冲激光,对柞蚕卵直接进行照射和蚕卵经微束打孔后照射,以观察其生物效应.一、材料与方法选用柞蚕一代杂种(烟6×834)的受精卵为照射材料.1986年春在丙_2时期照射,秋季在产卵后30分钟与180分钟时照射.  相似文献   
8.
1小耳猪资源保护及产业化与西双版纳养猪业发展的趋势 西双版纳养猪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从传统、落后、低生产水平、低商品的状况转化为具有一定规模、一定技术含量、市场供应应有尽有的产业,发生了质的变化。养殖品种从原来单一的地方品种或国内选育品种到饲养国外优良品种。这就使优良品种小耳猪逐渐减少,对地方资源的保护十分重要,如何通过既开发地方资源,又保护地方资源是西双版纳目前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多种熏蒸剂混合下行式吸风熏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高粮堆、高密度抗性害虫杀虫不彻底的问题,作者探讨了6种不同的混合熏蒸方法,从中优选出多种熏蒸剂混合下吸风熏蒸这一成功的方法。研究表明,此法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只要配备有地下槽或地上笼和排风扇,即可借助这些简单设施进行混合下行式吸风熏蒸,有效杀死害虫和螨类,是一种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高效熏蒸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的羊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水平,分析影响场(村)免疫抗体合格的因素,2019年12月—2020年1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存栏量≥100只的规模养羊场10个和有散养羊的村25个,采集羊血清样品1 327份,检测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同时对采样场(村)进行问卷调查;并将小反刍兽疫免疫相关影响因素,用SPSS 21.0软件进行二元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西双版纳州小反刍兽疫的真实场群免疫合格率和个体免疫合格率分别为88.0%(95%CI,76.7%~99.2%)和73.8%(95%CI,71.0%~76.6%),均超过了农业农村部要求的最低标准(70.0%);补免、免疫人员为兽医、年免疫次数为1或2的养羊场(村)是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合格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果表明,西双版纳州小反刍兽疫免疫效果良好,而保证免疫密度、免疫次数和规范免疫操作有助于保持和提高免疫效果。建议持续加强对养殖户和基层兽医的免疫技术指导,做好每年两次的集中免疫工作,及时补免,确保羊群处于有效保护状态。该研究掌握了西双版纳州的小反刍兽疫免疫情况,找出了潜在的免疫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做好小反刍兽疫防控和消灭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