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合成高度不饱和脂肪酸△6去饱和酶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ighlyunsaturatedfattyacids,HUFAs)在维持机体的正常机能、促进生长、发育、繁殖和提高成活率等方面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多氯联苯敏感的水生动物生物标志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生物标志物,是生物体在组织、体液或个体水平上能够反映一种或多种化学污染物暴露及效应的生理、生化、细胞、行为的变化。生物标志物可以帮助预测化学品特别是在涉及监测计划的化学品的影响。尽管可用化学方法分析污染物的含量和分布,但无法测定污染物的毒性及其程度,生物监测则准确、可靠而倍受关注[1-3]。多氯联苯易被生物体富集,可通过食物链危害人和动物,对环境、动物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通过混合青贮的方式,探究甘蔗尾或甘蔗与构树叶混合青贮对其发酵品质的影响,为改善广西地区的非常规饲料资源利用率和混合青贮饲料的实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试验1:甘蔗尾与构树叶混合青贮;试验2:甘蔗与构树叶混合青贮.甘蔗尾或甘蔗与构树叶的混合比例分别为100:0、75:25、50:50、25:75、0:10...  相似文献   
4.
<正>1引言“新农科”建设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积极培养创新型农业人才,是当前我国涉农本科专业改革的重要指南。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则为新农科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动物医学是我国农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学的一个分支。在新农科背景下,动物医学专业在研究对象、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培养体系和社会需求上不断丰富拓展,这要求培养的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广阔的视野和创新能力。然而,传统的动物医学试验受制于教学资源不足、  相似文献   
5.
研究发现牛磺酸越来越多的功能,在鱼类营养、代谢、免疫调节、诱食、生长发育、繁殖、渗透压调节、细胞膜保护和抗缺氧等方面都发挥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综述牛磺酸对水生动物主要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糖类代谢和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机理。旨在深入理解、研究、掌握牛磺酸影响水生动物主要营养代谢和基因表达的规律和机理,以便更好地应用牛磺酸调控和促进水生动物生长发育,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人们对蔬菜需求呈现出多样化,芽苗菜作为新型绿色蔬菜,营养丰富,风味独特,面临发展机遇。特别是大豆芽,蛋白质含量高,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生产前景广阔。大豆芽生产可利用废旧空闲房、房前屋后及塑料大棚进行。生产方法有沙生绿色豆芽和泡沫箱生产绿色豆芽等。沙生绿色豆芽,因河沙易得且便宜,管理方便。泡沫箱生产方法可叠箱,  相似文献   
7.
了解南宁地区牛体内铜含量的情况,研究各测定指标间的相关性。以南宁地区屠宰场肉牛、南宁某肉牛场和南宁市邕宁区本地黄牛为试验对象,通过检测肝铜、血铜、血浆铜蓝蛋白(CP)和血浆铜-锌过氧化物歧化酶(Cu Zn-SOD),探讨四者间的相关性。血浆铜质量浓度与血浆CP间有强相关性(r=0.802),并且在牛缺铜时,二者间的相关性更强(r=0.881);当牛缺铜时,血浆铜质量浓度与血浆Cu ZnSOD活性间有较强的相关性(r=0.817),而当牛不缺铜时,血浆铜质量浓度与血浆Cu Zn-SOD活性间的相关性较弱(r=0.499)。血浆铜含量与血浆CP活性结合分析,可以为评价牛铜营养状况提供可靠的依据。当牛缺铜时,血浆铜含量、血浆CP活性和血浆Cu Zn-SOD活性的检测,是临床诊断牛铜缺乏症很好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海水鱼合成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ighly unsaturated fatty acids,HUFAs)的关键酶,本研究克隆了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的△6脂肪酸去饱和酶的部分cDNA序列。根据GenBank已公布的其他鱼类的△6脂肪酸去饱和酶cDNA序列进行分析,设计了一对用于PCR扩增军曹鱼的△6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保守序列的引物;然后以军曹鱼肝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的方法扩增出一段长度为743bp的片段,该片段经纯化后,连接至pMD18-T载体上进行测序。结果显示,该片段与欧洲狼鲈(Dicentrarchus labrax)△6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的覆盖区同源性为90.4%,该蛋白结构含有2个组氨酸保守区(HDFGH和HFQHH)和2个跨膜结构域,具有典型的△6脂肪酸去饱和酶结构特点。通过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yPCR,RTQ-PCR)检测该基因在军曹鱼幼鱼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发现△6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在军曹鱼脑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肝;再其次是心、肠、脾、肾、鳃;而肌肉和皮肤的表达量相对较低,在脂肪组织中没有检测到△6去饱和酶基因的表达。结论为,军曹鱼具有合成HUFAs的关键酶—△6脂肪酸去饱和酶,在其所有组织中以脑之含量最多。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通过混合青贮的方式,探究甘蔗尾或甘蔗与桑叶混合青贮对其青贮品质的影响,为改善广西地区的非常规饲料资源利用率和混合青贮饲料的实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试验1:甘蔗尾与桑叶混合青贮;试验2:甘蔗与桑叶混合青贮.2种青贮原料的混合比例分别为100:0、75:25、50:50、25:75、0:100.试验1结果...  相似文献   
10.
冷应激对水生动物代谢的影响及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应激严重影响水生动物的生理生化过程,致其代谢紊乱,乃至死亡。本文主要从能量代谢、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和核酸代谢4个方面,综述冷应激对水生动物尤其是鱼类代谢的影响、机理、预防及调控研究进展,旨在深入研究冷应激对水生动物的影响,进一步探索其机理、预防和调控方法,抵御冷应激效应,减少低温特别是急剧降温对水生动物尤是鱼类的损害。未来应该从基因、分子、细胞、器官和整体水平,多层次全面深入地研究冷应激对水生动物代谢及其他方面的影响,特别应从分子和基因水平研究其机理,同时采取综合措施如改善养殖环境条件,培育耐寒品种,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鱼的耐寒遗传特性,在饲料中添加蛋白质、多不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等提高鱼类的抗冷应激能力,降低养殖风险,发展可持续渔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