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县金北乡炕坊一次育雏7206只。在1O数日内先后共死亡5723只,死亡率为79.56%。通过流行病调查、临床观察、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鸡败血霉形体病与禽曲霉菌病混合感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 为了改变农村养鹅的传统放牧习惯,提高饲料转化率和商品率,使养鹅业集约式工厂化生产,适应因农业生产实行承包责任制后的牧场减少、易发生农药中毒、化肥中毒的新情况,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一、试验方法1。试验鹅选择:选用4月22日出雏的属太湖种的本地小白鹅750只,其中250只为圈养(  相似文献   
3.
1985年3~4月间,我县4~15日龄的雏鸡爆发鸡败血霉形体病,1个月内,全县共死亡11.7万只,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发病情况:为控制鸡新城疫病在我县的发生,采用某高校研制的鸡新城疫N-79型弱毒疫苗,给全县20个乡全部2日鸡雏鸡点眼或滴鼻,接种后3~5天,在29万多只接种雏中,约有20万只左右发病,死亡11.7万只(一小部分死于禽曲霉菌病的混感),发病率为69%,死亡率为40.3%。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曾用丙硫苯咪唑对部分畜禽进行过驱虫试验,是一种很好的驱蠕虫药。我县鹅的年饲养量达60余万只,蠕虫的感染率几乎高达100%,为寻找高效低毒的驱虫药物,我们选用丙硫苯咪唑对鹅进行驱虫试验。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我国种鹅繁殖季节历来采用自然交配,其公鹅均采用简单的外貌观察及传统的翻肛法选留,一只公鹅仅能负担4~6只母鹅,我县为1∶4~5,其缺点是公鹅质量差,利用率不高,且种蛋的孵化率较低。据黎城炕坊1984年统计,入孵52106个种鹅蛋,出雏35696只,入孵蛋的孵化率为68.5%。采用人工授精法虽然可以提高种公鹅的利用率,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但在养鹅生产中操作比较繁琐复杂,影响母鹅的产蛋量,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局限性,难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为了寻求简便易行而又富有成效的配种方法,我们于1984年应用鹅的人工授精技术对“种鹅配种方法及其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探讨出应用人工采精法选留种公鹅,扩大性比为1∶8,让其自然交配比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