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试验旨在观察蟾酥微丸对小鼠急性毒性和大鼠长期毒性作用,评价其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急性毒性试验选取昆明小鼠,2次灌服蟾酥微丸,测定蟾酥微丸的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试验选取120只SD大鼠,平均分为低、中、高蟾酥微丸药物组和空白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灌胃给药,分别在连续给药28 d后和停药2周后称重,随机选取每组20只大鼠(停药后余下10只)心脏采血处死,检测血液学、血液生化指标并做病理组织学检查。急性毒性试验用药死亡时间集中在1~4 h,经计算LD50为13.21 g/kg。亚慢性毒性试验中,连续给药28 d后,高、中剂量组雄性大鼠的体重与空白组差异极显著(P<0.01);高剂量组的谷草转氨酶与碱性磷酸酶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高、中剂量组的肾脏系数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经过2周停药恢复,高剂量组的生化指标恢复不佳,而中、低剂量组则恢复良好。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高、中剂量组大鼠的肝脏、肾脏出现肿胀淤血,高剂量大鼠的肝脏表面有水泡样病灶。结果表明,蟾酥微丸的急性毒性较小,安全性较高;大剂量长期使用可导致肝脏、肾脏损伤,故临床应用要注意剂量和疗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