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1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菊糖和酵母多糖试剂从豚鼠新鲜血清中提取补体C_3,制成菊糖—C_3和酵母多糖—C_3复合物后,以其分别免疫家兔,制备了抗C_3抗血清,经提纯并用HRP标记后,建立了抗补体—ELISA工作程序.通过对8种动物、18个类别的347份血清的检测表明,除抗空肠弯曲菌和獭兔军团菌阳性血清不发生阳性反应外,其余血清均与常规检测法有较好的符合率.  相似文献   
2.
选择ICR小鼠为受试动物,应用显微注射仪,将线状人β干扰素基因,按2940~10000拷贝,1~3pL的剂量注射到供体受精卵的雄前核,然后移植到假孕受体的输卵管。实验先后注射了301个受精卵,移植到20只假孕受体,其中5只妊娠,产仔25只。从所获得的25只亲代小鼠的尾组织提取DNA,用内切酶BamHI消化,以[α-~(32)P]-dCTP标记的上述外源基因为特异性核酸探针,应用DNA印迹法检测这些小鼠DNA内外源基因的整合状况.结果表明,亲代小鼠中有人β干扰素基因重组子的转基因小鼠,杂交带在6.8kb位置。应用上述同样方法对亲代转基因小鼠的子1代组织DNA检测发现,绝大多数小鼠的标本除见到1条1.8kb人β干扰素基因的较弱杂交带外,还有数条5.0kb以上强弱各异的杂交带,表明这种外源基因不仅整合到了亲代小鼠的遗传物质内,而且可经垂直方式传给子代。人β干扰素基因的鼠体水平表达检测发现,1只子1代转基因小鼠的肿瘤组织浸出液中含有人β干扰素,滴度达160U/mL,表明整合在小鼠DNA内的人β干扰素外源基因不经诱导而有一定表达。  相似文献   
3.
4.
在医学和兽医学领域中,疫苗已成为预防人、畜传染病的重大武器。但是,用疫苗来预防疾病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对某些疾病至今未研究出理想的疫苗;二是人们对目前普遍使用的活疫苗及灭活疫苗的安全性存有怀疑,如有的学者担心,减毒活疫苗总有一天会发生毒力返祖,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内含有的微生物的核酸可能会造成正常体细胞的基因突变而诱发肿瘤等。人们期待着免疫学的新发展,不仅使每种传染病  相似文献   
5.
从隐球酵母科酵母菌提取的酵母蛋白对杂交瘤细胞和骨髓瘤细胞具有促生长、促克隆率和诱生腹水的作用.在单个细胞克隆化不加饲养细胞的情况下,克隆率在50%以上.酵母蛋白对抗李氏杆菌杂交瘤细胞促生长作用为对照组的9.8倍,应用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抗体反应结果,吸光度值平均增加0.20.在不预先注射液体石蜡的情况下,将杂交瘤细胞或骨髓癌细胞悬于含酵母蛋白的培养液中,直接注入BALB/c小鼠腹腔,无论腹水出现时间还是产量收获均与预先注射液体石蜡常规对照组相似(P>0.05),且腹水效价实验组较常规液体石蜡对照组增加近1倍.  相似文献   
6.
马鼻肺炎病毒的理化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于1933年首先发现马鼻肺炎病毒性流产,我国于1980年2月首次分得马鼻肺炎病毒。作为国内第一批分离到的毒株,有必要弄清其理化及生物学特性,并与国外毒株进行比较。本文就所分得的五株毒株进行了某些理化及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以便为马鼻肺炎病毒的变异和诊断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细胞培养基中加入一定浓度的908细胞生长促进剂(一种酵母蛋白),能明显地提高细胞的生长质量,增加细胞的生长数量(约是常规培养的9.5倍).培养基中小牛血清的浓度对其结果影响较大,含15%小牛血清的细胞增殖数量约是含5%小牛血清的4倍.  相似文献   
8.
1981和1982年春季,在河南省周口地区的马、驴中发生一种以外生殖器皮肤粘膜的脓泡和溃疡为特征的接触传染性疾病。从患驴的外阴部溃疡组织中分离到两株病毒,经系统鉴定为马痘病毒,对马具有明显的病原性,从而证明我国存在有马痘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粘膜疾患。  相似文献   
9.
10.
前言河南省周口地区扶沟、商水两县曾先后子1981~1982年发生了马和驴的一种以外阴部的疹状病损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根据分离到的痘病毒,确认是由马痘病毒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