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8篇
  2011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种桑蚕养是一项周期短,见效快,产品销路广,效益好且劳动强度小的经济作物,也是我国的历史传统产业。夺取高产量、高质量、高收入,务必严格遵循科学养蚕“二十字”措施,即:彻底消防毒,小蚕尼笼育,大蚕地面育,饱食防热焗。同时,要把握住“小蚕共育”,必须做到“无病毒、蚕头足”这一取信于民的关键性措施。小蚕共育有四大优越性:一能促进扶贫致富;二能帮助缺劳力,无技术的农户增加收入,三能解决想种桑无蚕房、缺资金的困难户提高生活水平;四能为广大蚕户节省劳力、节省资金、节省蚕具、节省时间且达到高产稳产,增产增收。例如:周陂镇阳西管理区第六村1992年有15户养蚕,总桑地面积33.4 1/15公顷,年养蚕167.5张,总产茧3400.3kg,  相似文献   
2.
省力化种桑养蚕综合技术农村示范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种桑养蚕是我国的传统产业,有着辉煌的历史.但由于技术性强,花工多,风险大,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冲击.许多老蚕区已转产或正在转产,或向山区、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但其面临其他作物或行业的挑战并没有因此而减轻,为摆脱蚕桑生产的困境,提高种桑养蚕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实行科学的省力化种桑养蚕是唯一的出路.本试验拟把多年来有关省力化种桑养蚕及优质高产的各项科研成果和技术综合配套,在蚕区进行表证示范试验,以期达到省工省力、优质高产高效益的目的,成为蚕区推广应用的样板.经过1997~2000年在广东省化州市安埇村和翁源县三华镇八字陂村15个蚕户3.2hm2桑田的示范试验中,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达到了优质高产省力化、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玉米套种苏子模式的优点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玉米套种苏子模式的优点,介绍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4.
在1993年小区试验、1994年继续小区试验并开展大田生产多点表证取得增产、增收,效益显著的基础上,1995年着重于大田生产扩大表证应用。从125个管理区1669户共215.77公顷旱地桑的应用,获得比常规法平均1/15公顷,桑叶增产20.31%,多养蚕种0.95张,产值增29.50%,投入与产出比高0.39—0.52,其结果与1993—1994年是相一致的。大田应用效果进一步证明:旱地桑代耕法具有提高肥效,促进桑树生长,增产桑叶,改善叶质,提高养蚕收成,增加经济效益,是旱地桑田达到“两高一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21·伦×65·苏”是广东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培育的耐氟新蚕品种。经1994—1995年连续两年在我县多点多批次试养结果表明,该品种抗氟性能强,易养,单产高,茧形大,茧层厚且结实,经济效益高,深受广大养蚕户欢迎。现将饲养结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户撒阿昌族乡是中国较少民族阿昌族聚居的乡镇,玉米是当地主要的粮、饲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1 500 hm2左右。苏子因有特殊的芳香味深受当地农民的喜爱,是阿昌族特色小吃过桥米线必不可少的香料,  相似文献   
7.
精准农业分布式数据采集与空间决策分析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田间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与处理是实施精准农业的关键环节。长期以来,困扰该环节的一个技术瓶颈是客户端实时数据采集与服务器端联动式决策的一体化处理。本文利用ArcIMS的技术框架,利用ArcXML语言,开发了适用于精准农业分布式数据采集、可独立运行、能实现空间决策分析的技术系统。系统由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信息分析与智能决策4个模块组成。本文结合该系统在莱西市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的应用实例,揭示了这一系统的逻辑设计、物理实现、技术特色及主要功能。该系统的逻辑设计为精准农业园区高效采集、传输、处理信息和数据提供了一套可行的技术框架。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县旱地桑园由于管理方法不当造成产叶量低,经济效益差的问题,根据桑树生理、生长和我县的气侯特点探索旱地桑园管理的新技术开展“优耕法”(即深耕施肥,秋期地面复盖)的试验,初见成效,下半年桑叶增产62.19%,万头蚕产茧量增4.2%,茧层量增7.9%,公斤茧价增5.6%,达到了省力、高产出、高效益的目的,符合我县的实际易被蚕农所接受,正在扩大试验示范,继续完善提高。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大召开,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始成为我们社会的共识。过去我省蚕茧生产基地,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在八十年代初被迫由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向经济发展较慢的山区转移,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新的蚕茧生产基地已经建立,蚕茧产量已超过解放后最高产量,种桑养蚕并已成为新蚕区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当前又面临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这对我省新蚕区的生产和进一步发展又是一次新的挑战,在目前蚕桑生产状况下,要稳定和巩固我省蚕茧生产基地,必须  相似文献   
10.
旱地桑“优耕法”试验续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区试验和大田生产多点试验进一步证明,旱地桑应用“优耕法”这一管理技术,具有一定保持地力和保水防旱的效能,维持对桑树养分的供给,有利于提高肥效,促进桑树生长,有效地增产桑叶,改善叶质,提高养蚕成绩,据测算投入与产出比达到1:4.37,比造桑造肥法管理的桑田高0.65,增产效果相当显著,是旱地桑获得高产、优质、高效益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