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毛圆科线虫(Trichostrongylidae)是反刍动物胃肠道最常见的寄生性线虫.毛圆科线虫病缺乏特殊的临床症状,进行诊断时常需要做线虫学粪便检查.此项试验的目的是根据本地试验条件,对现有的胃肠道线虫分离方法进行比较和改进,筛选出简便、稳定、幼虫活力较好的提纯方法,为线虫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焦虫病是奶牛常发的一种寄生虫病,病原体是由数种巴贝斯虫寄生于红细胞内的血液原虫病。临床表现为高热不退,贫血,黄疸下痢或血痢,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血尿,产奶量下降等症状。笔者在工作期间遇到一例奶牛焦虫病典型病例,现将该病例  相似文献   
3.
文章旨在探讨不同粗蛋白质水平浓缩料对泌乳早期奶牛生产性能、氮代谢及瘤胃发酵性能的影响。试验将泌乳早期、生产性能一致的60头奶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各组奶牛分别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0%、15%和20%的浓缩饲料,同时在整个8周的饲养试验期间自由采食水稻秸秆。结果:20%蛋白质组奶牛的干物质和水稻秸秆摄入量及4%脂肪校正乳和乳蛋白质产量均显著高于10%蛋白质组(P<0.05),同时20%蛋白质奶牛泌乳量、乳脂肪产量也显著高于10%和15%蛋白质组(P<0.05)。20%蛋白质组奶牛乳脂肪含量显著高于15%蛋白质组(P<0.05)。随着浓缩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乳尿素氮含量表现为显著升高(P<0.05)。随着浓缩料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氮摄入量、尿氮和总氮排泄量表现为显著升高(P<0.05)。20%蛋白质组奶牛乳氮含量、粪氮排泄量和氮平衡均显著高于10%蛋白质组(P<0.05)。与10%蛋白质组相比,15%和20%奶牛组氮利用效率分别显著降低25.92%和30.76%(P<0.05)。随着浓缩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瘤胃氨氮浓度表现为显著升高(P<0.05)。与10%蛋白质组相比,15%和20%蛋白质组奶牛瘤胃丁酸浓度分别显著提高28.44%和26.86%(P<0.05)。结论: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20%的浓缩料提高了泌乳早期奶牛的采食量、泌乳量及乳脂肪和乳蛋白产量,但增加了氮排泄量,对微生物氮的合成无负面影响。 [关键词]粗蛋白质|奶牛|生产性能|氮代谢|瘤胃发酵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马鹿微卫星遗传多样性与产茸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7个微卫星遗传标记,采用PCR扩增,12%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anguinetti银染法显色,对新疆塔里木马鹿亚种遗传多样性进行检测,统计各群体的等位基因组成、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E)和平均基因纯合率(Rh),根据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出各群体的平均遗传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和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利用分子进化遗传分析软件(MEGA),采用邻结法(NJ)重建系统发生树。根据等位基因频率,利用PHYLIP(3.6)分析软件,采用最大似然法(ML)构建系统发生树,应用自举检验(bootstrap test)估计系统树中节点的自引导值(bootstrap value),并进行了系统发生分析。同时对部分马鹿群体个体基因型与产茸量之间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7个微卫星位点在3个塔里木马鹿中的多态信息含量除BMS2508和Celjp0023没有多态性,以及BM5004为中度多态外,其他4个微卫星均为高度多态,可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用于3个塔里木马鹿群体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的分析。所有马鹿群体的平均PIC为(0.5196)、h(0.5552)和E(2.45),其基因多态性和遗传多样性相对丰富。塔里木马鹿35团群体与沙雅群体的血缘关系及遗传距离近于阿拉尔群体,3个塔里木马鹿群体的系统发育关系基本符合其地理分布和育成史。微卫星位点BM4208的166bp/185bp基因型和微卫星BM888的208bp/208bp基因型可以对塔里木马鹿35团群体高产茸量进行分子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5.
随着笼养种鸡现代化的迅速发展,鸡需要采用人工授精法进行繁殖。生产实践证明,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种公鸡利用率,减少饲养公鸡成本,而且保证了种蛋的受精率自始至终维持在较高水平,达到降低孵化成本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6.
文章旨在研究含浓缩单宁的豆科植物提取物对乳山羊的影响,试验评估指标包括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摄入量、消化率和氮代谢.试验将体重一致的96头16周龄乳山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三组乳山羊在为期12周的饲养试验期间分别饲喂基础日粮+0、80和160 mg/kg豆科植物提取物.结果: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的豆科植物...  相似文献   
7.
目前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的工业化生产的原料主要来自于妊娠40~120天的健康母马血浆。为探索开发PMSG工业化生产原料的新途径.本试验以40~120天的健康母马胎盘为研究对象,对PMSG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不同妊娠期孕马胎盘PMSG的生物学效价、由胎盘采集PMSG的组织学依据、胎驹长度与PMSG效价的关系、酸度对PMSG提取工艺的影响、温度对PMSG提取工艺的影响和偏磷酸对PMSG提取工艺的影响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优质的饲料产品,不仅可以保证养殖业的生产安全,而且为无公害和绿色产品的生产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同时使该产品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因此饲料产品的质量是畜牧业健康发展的保障。饲料产品生产全过程的控制,不只是原料和产品的简单控制,它还包括:原料采购→原料接收→原料贮藏→粉碎→配料→混合制粒→打包→成品保管→运输和销售等。  相似文献   
9.
细胞凋亡(apoptosis)或程序化细胞死亡(progammed cell death,PCD)是多细胞有机体为调控机体发育和维护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主动死亡的过程。1965年由发育生物学家Lockshin和Williams首先提出PCD一词。1972年Kerr等首次提出了细胞凋亡的概念,但在其后相当长时间内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20世纪80年代至今,细胞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对细胞凋亡的本质有了逐步深入的了解,使得细胞凋亡成为当今生命科学研究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0.
由孕马胎盘提取PMSG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PMSG工业化生产的原料主要来自于妊娠40~120 d的健康母马血浆.为探索开发PMSG工业化生产原料的新途径,实验以40~120 d的健康母马胎盘为研究对象,对提取PMSG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不同妊娠期孕马胎盘PMSG的生物学效价、由胎盘采集PMSG的组织学依据、胎驹长度与PMSG效价的关系、酸度对PMSG提取工艺的影响、温度对PMSG提取工艺的影响和偏磷酸对PMSG提取工艺的影响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