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正>黄芩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根,具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泻火解毒等效用。黄芩,原野生于山顶、山坡、林缘、路旁等向阳较干燥的地方。是近年新引进的人工栽培品种。黄芩,喜温和气候,耐寒冷,抗干早。一、选地与整地1.选地首先要选择阳光充足的地段和朝向。如果用坡地、山地,可首选阳坡,山顶,东西半阳坡次之,背坡不选。其次,要选择地下水位较低,排水良好的地段。不涝不旱的地块为佳,半干旱土地次之,涝洼不选。再次,要选择松软,土层深  相似文献   
2.
<正>龙胆别名又称龙胆草,是龙胆科龙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和根茎供药用,是著名常用中药材"关龙胆"的主要来源植物之一。野生龙胆主产东三省,上世纪八十年代野生变家种研究得以实现,东北地区已大面积人工栽培。1选地、整地栽培地应选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光照条件较好、含腐殖质较多的壤土或砂质壤土地,一般平地、缓坡地或新开垦的荒地都可以种植。育苗地还要选择有排灌条件的地块,土质要求要肥沃,坡地应选东、西向坡地,向阳坡地不适宜。移栽地也可以利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东北野生香薷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的差异及其挥发油对卷烟感官质量的影响,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分别提取东北野生香薷花(籽)、叶、茎中的挥发油,GC—MS技术分析并比较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的差异。由峰面积归一化法分析可知,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香薷酮、去氢香薷酮,它们在花中含量分别为19.93%,57.19%;叶中含量为20.39%,50.31%;茎中含量为18.02%,44.68%。将所得挥发油加入单料烟,对加料前后的卷烟进行感官质量评价,结果显示添加挥发油可提高烟气柔顺、细腻程度,并呈现出独特的清香气息。  相似文献   
4.
2020年11月,河北某养殖场初生仔猪发生呕吐、腹泻,为了确定其病因,对该场发病仔猪进行了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学剖检、腹泻病毒分子生物学诊断和细菌学诊断,初步判定该场仔猪发生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和大肠杆菌的混合感染,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5.
锰胁迫对野大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大豆(Glycine soja)是国家Ⅱ级保护植物,具有生长迅速、生物量高、锰耐受能力强、能固氮等特点,是栽培大豆(G.max)抗性品种的重要遗传资源库,也是锰矿废弃地污染治理的重要备选植物。为探明该植物对锰胁迫适应的生理生化机制,本实验比较研究了不同浓度(0.005,1,5,8,12,15mmol/L)锰胁迫下野大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生化特征。结果表明,1)随着锰浓度的增加,野大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降低,幼苗生长呈现出"低促高抑"现象,根受到的抑制高于芽;2)随着锰浓度的升高,野大豆幼苗可溶性糖含量呈增加趋势,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则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3)随着锰浓度的增加,野大豆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加,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丙二醛(MDA)则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锰胁迫可以显著增加野大豆幼苗脯氨酸含量,提高抗氧化系统酶活性,从而促进植物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6.
东北野生香薷挥发油香味成分分析及在卷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东北野生香薷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的差异及其挥发油对卷烟感官质量的影响,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分别提取东北野生香薷花(籽)、叶、茎中的挥发油,GC-MS技术分析并比较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的差异。由峰面积归一化法分析可知,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香薷酮、去氢香薷酮,它们在花中含量分别为19.93%,57.19%;叶中含量为20.39%,50.31%;茎中含量为18.02%,44.68%。将所得挥发油加入单料烟,对加料前后的卷烟进行感官质量评价,结果显示添加挥发油可提高烟气柔顺、细腻程度,并呈现出独特的清香气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