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试验在体外分离培养1月龄绵羊胚胎成纤维细胞(sheep embryonic fibroblast,SEF),经丝裂霉素C处理后探讨其作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体外培养饲养层的可行性。试验以SNL饲养层细胞为对照,人iPSC(hiPSC)为培养对象,通过形态学观察、碱性磷酸酶(AP)染色、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细胞化学对hiPSC标志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的检测,比较了SEF细胞和SNL细胞作为干细胞饲养层的效果。结果表明,在试验期内,与SNL饲养层体外培养的hiPSC相似,SEF饲养层体外培养的hiPSC在形态上呈集落样生长,增殖速度快;AP染色呈蓝紫色,能够维持未分化状态;能正常表达多能性标志基因。两种饲养层细胞培养的hiPSC多能性标志基因c-MycKlf4、OCT4和SOX2 mRNA的表达以及OCT4、SOX2、SSEA4和TRA-1-60蛋白的表达并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SEF可作为体外培养iPSC的饲养层细胞,为进一步建立可表达促生长因子的基因修饰SEF细胞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MRFs家族中Myf5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绵羊胎儿骨骼肌中的表达规律及分子特性,实验采取妊娠30 d(E30)、50 d(E50)和70 d(E70)3个时期绵羊胎儿的半腱肌和背最长肌,用HE染色法观察了其显微结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Myf5基因的表达变化,同时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绵羊Myf5蛋白的...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探究绵羊ATF3基因的蛋白特征、转录调控元件及其在营养剥夺应激下的表达变化。运用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对绵羊ATF3蛋白特征和ATF3基因启动子区元件进行分析预测,并在绵羊禁食3 d后检测骨骼肌中ATF3mRNA的表达量。结果显示,绵羊ATF3氨基酸数为187,分子式为C920H1521N273O282S12,等电点为8.89,不稳定系数是71.73,总平均疏水性值为-0.630;ATF3蛋白定位于细胞核,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组成,三级结构与二级结构保持一致且可信度高;进化树显示绵羊ATF3与牛、山羊、猪的同源性较高;qRT-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禁食组绵羊骨骼肌中ATF3mRNA表达量极显著降低;绵羊ATF3基因启动子区存在CREB、NFKB、AP1和GRE等与应激有关的转录因子结合元件,暗示了ATF3表达量下调的原因可能与这些元件和相应转录因子的结合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