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旨在提高新发现的牛丙型肝炎病毒毒株——广东湛江毒株(bovine hepacivirus-GDZJ,BovHepV-GDZJ)的检测及诊断能力,初步了解广东地区蜱携带BovHepV-GDZJ的情况,本研究结合宏转录组学、高通量测序及PCR技术,针对高通量测序结果中丰度高的基因区域,设计该病毒的巢式PCR特异性引物.通过...  相似文献   
2.
牛丙型肝炎病毒是丙型肝炎病毒属的最新成员,于2015年首次在德国牛血清中发现。目前已在7个国家发现了这种病毒,分为2个基因型和8个亚型,仅中国就存在至少4种牛丙型肝炎病毒亚型。牛丙型肝炎病毒宿主为牛科动物,具有嗜肝性,可引起牛的急性或持续性感染,给畜牧业的发展及相关从业人员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牛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全长约8.8 kb,包含5'-端和3'-端非编码区及1个编码2 779个氨基酸的长开放阅读框(ORF),其中5'-端非编码区中存在核糖体进入位点。牛丙型肝炎病毒在牛群中呈高度流行趋势,已知检测方法主要为分子生物学诊断中的巢式PCR及免疫学诊断方法中的荧光素酶免疫沉淀反应系统(LIPS);随着新发病毒的不断发现,巢式PCR方法无法满足高度变异的牛丙型肝炎病毒,而已有的免疫学诊断方法也存在交叉反应现象。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及其他治疗药物,养殖场缺乏对牛丙型肝炎病毒的重视及防控措施。因此,笔者从牛丙型肝炎病毒的病原学、流行病学、检测方法及防控等方面对国内外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国内对牛丙型肝炎病毒及其致病性的认知,为该病毒的研究和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