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盘点养猪2009之:全国规模化猪场主要疾病流行分析与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9年全年养猪形势没有如往年"过山车"式的大起大落,原料价格相对平稳,是养猪业近5年来最平稳的一年;然而猪病却是接二连三"层出不穷"的威胁着养猪业的发展,猪病预防、猪群健康是养猪企业的重中之重,2009年养猪业都经历了那些流行疾病的侵袭?本年度原料价格平稳背后的根源是什么呢?总结养猪业看似相对平稳的2009,对未来的形式的发展应该做出怎样的判断?  相似文献   
2.
伪狂犬病仍是当前中国猪场的重要威胁性传染病,引起的损失包括种猪繁殖障碍、仔猪的神经症状和高死亡率以及生长肥育猪的呼吸道病综合征。本研究利用gE—ELISA方法对2008年11个省市119个使用伪狂犬病异E基因缺失疫苗的规模化猪场进行了野毒血清流行病学系统监测与全面分析,结果猪场阳性率为57.1%,总样品阳性率为11.7%(797/6785),显示伪狂犬病仍然在我国呈地方流行性,感染压力仍然偏高。种猪野毒阳性率为14.0%(542/3860),其中阳性场种猪的阳性率为22.9%,种猪带毒现象仍然非常普遍。与2006年和2007年的系统监测结果相比,阳性猪场的比例没有变化,但总样品阳性率、种猪阳性率和阳性场种猪阳性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在伪狂犬病阳性场的种猪群中,母猪的胎次越低,野毒抗体阳性率越低,表明近几年,伪狂犬病控制在朝有利的方向发展。但公猪和后备母猪的阳性率偏高(25.9%、14.8%),仍是伪狂犬病控制与净化的主要障碍。在所有11个省市中,仔猪群的样品阳性率和伪狂犬病阳性场仔猪的野毒阳性率都低于对应的种猪群,伪狂犬病阳性场中,1-4周龄、5。8周龄、9~12周龄、13。16周龄这4个阶段阳性仔猪的比例逐渐降低,依次为29.3%、23.1%、12.9%、7.8%,17~24周龄为6.2%,野毒抗体通常持续到9-12周龄。由于仔猪伪狂犬病野毒抗体既可能来自感染,也可能来自母源抗体,因此在进行伪狂犬病野毒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时应分群、分阶段检测,了解检测样品的来源信息和免疫信息,以减少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的偏差。生长育成阶段后期感染是伪狂犬病流行的重要特点,这与现阶段规模猪场忽视仔猪的免疫接种工作有关。在当前的疾病感染压力下,使用优质的gE基因缺失疫苗强化免疫是控制和净化伪狂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我国的规模化养猪得到了迅猛发展,品种得到快速更新,集约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越来越得到重视,然而疾病问题始终制约着我国规模化猪场的生产力,疾病种类繁多,病毒性疾病感染严重,病原变异速度快,疾病传播迅速,致病力始终很强,导致种猪生产性能在低水平徘徊,商品猪出栏率较低。2006年发生的高致病性蓝耳病(PRRS)给我国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猪群始终未能摆脱蓝耳病的巨大威胁.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我国的规模化养猪得到了迅猛发展,品种得到快速更新,集约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越来越得到重视,然而疾病问题始终制约着我国规模化猪场的生产力,疾病种类繁多,病毒性疾病感染严重,病原变异速度快,疾病传播迅速,致病力始终很强,导致种猪生产性能在低水平徘徊,商品猪出栏率较低。2006年发生的高致病性蓝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