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从绿化状况、应用植物种类、植物科学配置、养护管理等方面分析了萍乡市二医院生态园林的建设状况,最后从医院内园林绿化应重点建设养生保健型生态群落方面简要分析了其重要性,旨在为建设生态园林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大蚕少回育试验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启明 《蚕桑通报》1998,29(2):34-36
针对余杭市经济较发达,农村劳动力紧缺,蚕农年龄结构老化的特点,春秋两期开展了大蚕薄膜覆盖一日二回育试验,取得良好效果,节约劳力40%左右,蚕茧产量,质量与普通育没有差异,准备推广这项省力化养蚕技术。  相似文献   
3.
由于是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一些释放氟化物的砖瓦厂、热电厂、水泥厂等大量排放出污染气体,经过十多年的桑叶含氟量监测,杭州市郊的塘栖、东塘、章山等蚕区一直处于高氟状态,对蚕桑生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引进和推广高产优质的耐氟蚕品种对稳定和发展本地区的蚕桑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在80年代推广了浙农1号×苏12,但因产量低被淘汰,到90年代初引进了丰1×54A和秋丰×白玉,90年代中后期引进了芳草×晨·星.丰1×54A品种性状退化,芳草×晨·星干壳量低相继被淘汰.秋丰×白玉其反交好养优质,但正交抗逆性差,对农药特敏感.为此在1998年试养了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育成的夏7×夏6,在2000年进行了小区试验和农户对比试验,并加大了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4.
三、余杭文保单位———“余杭双溪陆羽泉”“茶圣陆羽著茶经其地”的“余杭双溪陆羽泉” ,并非空穴来风 ,而是传承千年余杭双溪十景之首景。《中国茶叶》1982年第 2期王家斌、沈根荣的文章中披露孙绍祖先生的《晚窗余韵钞略》 ,此书中民国余杭双溪孙绍祖老人 ,缅怀陆羽在余杭著《茶经》的“苎泉怀古”诗有五首之多 ,见证了“陆羽泉”在民国时期 192 9年杭州西湖博览会前后“游人玩赏忆先贤” ,到抗战时期“古迹荒凉多感慨” ,“陆羽隐居苕著茶经其地”从盛到衰 ,逐渐败落 ,以致被人遗忘的全过程。只是由于战乱 ,孙绍祖先生《晚窗余韵钞略…  相似文献   
5.
~~陆羽在余杭著《茶经》的依据——答《“苕霅”究竟为何地》@赵大川$杭州陆羽与径山茶研究会 @金启明$杭州陆羽与径山茶研究会  相似文献   
6.
杭州市余杭区是杭嘉湖蚕茧产区之一,但是该区曾多次发生春蚕氟化物中毒事件,遭受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引起了有关方面的关注.环保部门对春蚕期桑叶含氟量进行严密监测,并把监测结果及时上报决策部门.通过对1994~2003年春蚕期桑叶含氟量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寻找出桑叶含氟量的变化规律,为春蚕防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机械化助推茶叶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州市余杭区茶叶生产历史悠久,享有盛誉,是浙江省重点产茶地之一,2010年全区茶园面积4167hm2。茶叶是余杭区农业七大主导产业之一,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几年余杭区通过实施名牌战略,优化茶叶结构,大力发展茶叶生产加工机械化,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培育茶叶市场等系列工作,茶叶生产经济效益持续增长。余杭区  相似文献   
8.
金启明 《现代园艺》2011,(12):37-38
包头市地处西部内陆地区,常年以干旱少雨的气候为主,人均水资源的比例较低,但人均绿地面积达11.8m2,如何在保证城市居民拥有更多的绿地,提高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的同时,践行科学发展和节能减排成为包头园林发展的重点。建立生态节约型园林绿地系统是包头园林未来发展的导向,加大节水力度,建立节水体系成为解决水资源缺乏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农机维修服务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是互相依赖,互相促进,辩证统一的,发展农业机械化,必须搞好农机维修服务体系建设。为促进农机化事业发展,必须做到那里有农机,那里就有农机维修点,那里就有农机维修技术人员。因此,加强农村农机维修网点建设,满足农民对农机维修工作的需求,是农机管理部门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杭州市余杭区茶叶生产历史悠久,享有盛誉,是浙江省重点产茶地之一,2010年全区茶园面积4 167 hm2.茶叶是余杭区农业七大主导产业之一,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几年余杭区通过实施名牌战略,优化茶叶结构,大力发展茶叶生产加工机械化,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培育茶叶市场等系列工作,茶叶生产经济效益持续增长.余杭区茶叶从外形分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是卷曲形茶(主要生产径山毛峰);第二类是扁形茶(主要生产径山龙井或龙井茶);第三类是针形茶(生产的蒸青茶主要出口日本、欧盟等).2010年全区生产各类茶叶9400t,实现产值4.4亿,综合效益在全省茶业中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