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6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选择32只产仔母貉,分成4个试验组,日粮中蛋白质水平分别为25.13%、30.27%、34.27%和38.86%,能量均为201.07×10~5焦耳/公斤干物质。饲养、消化试验结果表明,以蛋白质水平为30.27%、蛋能比1:158的日粮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
梅花鹿精液品质的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年来,由于人工授精工作的长足进展,对精液品质的研究显得更为重要。在鹿的人工授精工作中,正确地评定精液品质,是选择良种公鹿,充分发挥其配种潜力及提高受胎率的重要步骤。自从20世纪30年代家畜人工授精在畜牧生产中发挥效能以来,已经发明了不少有效的评定精液质量的方法,但至今还没有一种单独的  相似文献   
3.
用人工瘤胃产气法评定饲料的能量价值和有机物消化率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它首先由西德Hohenheim大学研究出来,我国北京农业大学正用牛进行该方面的试验。我们于1985年首次采用人工瘤胃产气法,对鹿饲料营养价值进行了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两岁梅花公鹿生茸期饲粮中适宜的能量浓度和粗蛋白质水平,本项研究选用72头试验鹿,于1992年3月18日至8月27日对两岁梅花鹿生茸前期和生茸期进行了饲养试验和消化试验。两者均采用2(CP∶21%和18%)×2(GE∶4.05Mcal/kg和3.85Mcal/kg)二因子交叉实验设计。试验饲粮均由玉米青贮饲料、玉米面、豆粕、熟大豆粉、麦麸、骨粉等组成。在饲养试验中期进行消化试验,以测定能量、粗蛋白质及粗纤维的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高蛋白质(21%)组的粗蛋白质和可消化粗蛋白质日食入量(448g,368g)明显高于低蛋白质(18%)组(404g,313g),平均产茸量无显著差异(分别为209g和202g)(P>0.05),平均体重略高于低蛋白质组(分别为18.3kg和17.7kg),但组间差异也不显著(P>0.05)。在本试验所设能量浓度范围内(2764~3092Kcal/kg)提高饲粮能量浓度并不增加鹿茸产量,体增重也无明显提高。试验说明,两岁梅花鹿生茸期饲粮含粗蛋白质18.5%,可消化粗蛋白质14.5%,消化能2770Kcal/kg,蛋能比52g/Mcal,对产茸和体重增长较适宜,即两岁梅花公鹿生茸期平均产规格二杠茸200g以上,体重增加17~18kg时,每日需要采食粗蛋白质410g,可消化粗蛋白质315g,消化能6.1Mcal。消化试验结果表明,高能与高蛋白质饲粮有提高粗蛋白质、总能及粗纤维消化率的作用,低能与低蛋白质饲粮则有相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饲粮营养水平对五岁以上生茸期梅花鹿公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2(CP20%和17%)×2(GE17.6MJ/kg和16.7MJ/kg)二因子交叉设计,选用5岁(4锯)以上梅花公鹿100头,分为4个试验组进行饲养试验和消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饲粮蛋白质水平和能量浓度对鹿体增重产生的互作效应显著(P<0.05),高能高蛋白组鹿体增重显著高于高能低蛋白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蛋白质消化率和纤维消化率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较高的饲粮蛋白质水平,蛋白质和纤维消化率均较高;饲粮能量浓度对蛋白质消化率影响显著(P<0.05),低能量浓度组蛋白质消化率显著高于高能量浓度组,5岁以上生茸期梅花鹿饲粮中能量、蛋白质适宜水平分别约为16.8MJ/kg(GE)和16.6%(CP);平均每头鹿每天对消化能和可消化蛋白质的需要量分别为36~37MJ和366~382g.  相似文献   
6.
梅花鹿生茸期不同日粮对鹿茸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项研究于1982-1985年期间对3、4、5、8岁梅花公鹿分别进行了饲养试验、消化试验和代谢试验,目的在于摸清梅花鹿生茸期适宜的日粮蛋白水平和蛋能比,筛选最佳饲料配方。结果表明:3、4岁鹿日粮蛋白水平为23%、蛋能比为54的处理组,鹿茸产量、增重和饲料报酬均显著地高于其它处理组(P<0.05);5岁鹿日粮蛋白水平为19%、蛋能比为45时,鹿茸产量增重和饲料报酬最高。3、4岁鹿的能量、蛋白质消化率也以日粮蛋白水平为23%的处理组最高;5岁鹿的能量、蛋白质消化率也以蛋白水平为19%的日粮处理组最好。能量代谢率和N沉积率与上述结果一致。试验说明,梅花鹿每日食入的营养物质用于生茸的代谢能仅占食入代谢能的0.098-0.192%,用于生茸的N仅占食入N的0.37-0.68%。但日粮不同的蛋白水平和蛋能比却对增重、产茸量及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代谢影响很大。在生茸期,3、4岁鹿日粮蛋能比为53-54、蛋白水平为23%比较适宜;5岁鹿则以日粮蛋能比为45、蛋白水平为19%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7.
应用人工瘤胃法评定梅花鹿常用饲料营养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果表明活体内与活体外所得数值均呈高度的正相关。%Do:r=0.99(P=<0.01);D_E:r=0.94(P<0.01);M_E:r=0.97(P<0.01)。说明活体外与活体内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同时也看出公鹿与绵羊产气量亦呈高度正相关(r=0.98),表明母鹿和绵羊也可用于公鹿饲料营养价值评定。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生物统计的方法,对1983~1987年貉的原始繁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各种因素对母貉繁殖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2~3岁母貉的发情时间最早,而1岁和4~5岁母貉的发情时间最晚;2~4胎母貉的胎产仔数数和仔貉成活率均明显高于其它胎次;受配3次母貉的胎产仔数显著高于受配1、2次母貉的胎产仔数(p<0.05);随胎产仔数的增加,则仔貉的成活率则明显下降(p<0.01)。  相似文献   
9.
梅花鹿冷冻精液配种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家畜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但是用于野生动物尚少。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从1982年开始用冷冻精液配种(以下简称冷配)而加速梅花鹿的改良工作。几年来,鹿的冷配,通过采用一些新的技术措施,不断地提高了梅花鹿的受胎率,为推广应用冷配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