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1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建立吡喹酮注射液中吡喹酮含量的测定方法,并考察其稳定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吡喹酮注射液中吡喹酮含量。色谱条件:Diamonsil C18柱(150 mm×4.6 mm,5μm),柱温25℃,流动相为乙腈-水(60:4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10 nm,进样量20μL。通过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及长期稳定性试验考察吡喹酮注射液的稳定性。吡喹酮在6.037~90.555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4%,RSD为0.77%,吡喹酮注射液的平均含量为标示量的100.3%。在影响因素试验10 d后吡喹酮注射液对高温(60℃)稳定,但对强光照射(4500 lx±500 lx)有一定的敏感性。在加速试验6个月及长期稳定性试验24个月后,吡喹酮注射液的性状、含量等指标均无明显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可靠、灵敏、重复性好,可用于吡喹酮注射液的质量控制;吡喹酮注射液在室温、避光条件下存放稳定,有效期暂定为2年。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硫酸头孢喹肟注射液中硫酸头孢喹肟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条件:色谱柱为Alltech alltima C_(18)柱(250 mm×4.6 mm,5μm),柱温25℃,流动相为高氯酸钠-磷酸-乙腈(500:6:57,pH值3.5±0.1),流速为1.0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69 nm,进样量20 L.结果显示硫酸头孢喹肟在11.78~235.6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70%,RSD为0.435%.表明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适用于硫酸头孢喹肟混悬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中兽药的质量控制一直是中兽药学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当前,我国的色谱技术研究发展迅速,在中兽药质量控制中地位越来越重要。对近年来薄层色谱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中兽药质量控制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梳理和综述,以期为中兽药检测工作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4.
天然渔宝合剂为大黄、侧柏叶、五倍于等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清热解毒、扶正祛邪的功效,主治鱼类败血症、烂鳃病、腐应病、烂尾病、赤皮病、弧菌病及肠炎等细菌感染性疾病。该法以天然渔宝合剂中的君药大黄所含蒽醌类化合物大黄素为指标(包括游离大黄素及结合大黄素).采用HPLC法对其含量进行了测定,经稳定性、精密度、重现性、回收率等实验研究表明,该法不仅简便易行,且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5.
兽药GMP生产企业计算机网络管理软件系统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介绍了兽药GMP生产企业计算机网络管理软件系统的建设,包括企业计算机网络架构,基本功能模块的建设和基本功能模块的实施.  相似文献   
6.
桑叶和杜仲都是常见的传统中药,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复方桑杜口服液作为一种新型兽药免疫增强剂可以有效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对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氨基酸、多糖等有效成分进行深入研究,可为新型中兽药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大黄侧柏叶合剂对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性败血症是淡水鱼类常见病之一。用抗生素和化学药物治疗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虽然疗效确切,但存在着严重的抗生素和化学药物残留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研究开发针对性强、低毒、无残留、无公害的鱼药。笔者等研制的纯中药制剂——大黄侧柏叶合剂对鱼类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1α,Ah)引起的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进行防治试验,探讨以中药替代抗生素、化药防治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应用效果,为其合理应用、生产无公害水产品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该文对杨树花的药理作用、生产应用及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酚苷类化合物等有效成分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杨树花口服液的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建立一种同时测定复方吡喹酮浇泼剂中吡喹酮和乙酰氨基阿维菌素含量的HPLC方法.色谱条件为 C18柱(250 mm×4.6 mm,5 μm),柱温30 ℃,流动相为乙腈-水-三氟乙酸(70:30:0.01),流速1.0 mL/min,进样量20 μL,检测波长245 nm.吡喹酮在0.7506~7.5063 mg/mL范围内,乙酰氨基阿维菌素在31.266~312.66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均良好,相关系数(r)均为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0%、98.1%,RSD分别为1.02%、0.32%.本试验所建立的HPLC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复方吡喹酮浇泼剂中吡喹酮和乙酰氨基阿维菌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建立吡喹酮混悬注射液的质量标准,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采用紫外光谱扫描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吡喹酮混悬注射液进行鉴别。吡喹酮混悬注射液的粒度、分散性、装量、无菌等检查项目按照2010年版《中国兽药典》进行。采用HPLC法测定吡喹酮混悬注射液中吡喹酮含量。结果表明,吡喹酮混悬注射液的各项检查指标均符合国家相关质量要求。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可靠、灵敏、重复性好,平均回收率为99.24%,RSD为0.77%,吡喹酮混悬注射液中吡喹酮含量为标示量的99.8%~100.5%。结果表明,吡喹酮混悬注射液质量可靠,质控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