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10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2.
在进行麦洼牦牛远缘杂交繁殖过程中,授配率与受胎率差异显著(p<0.05),表明授配率高,受胎率亦高;未受胎牛体重极显著大于受胎牛体重(p<0.01),证明维持母畜适当膘度,是保证正常发情、受胎生理的物质基础;精液精子活力与受胎率差异极显著(p<0.005),证明精于活力是麦洼牦牛远缘杂交受胎率的重要因素;对发情母牦牛不同发情时期输精,受胎率差异极显著(p<0.01),由此表明,适时输精对受胎有极其明显的作用。从而展示了麦洼牦牛远缘杂交受胎率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因此,在麦洼牦牛远缘杂交繁殖过程中,绝对不能片面强调某一个因素的作用,忽视其他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黑(♂)×牦(♀)一代杂交牛暖季补饲肥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为了提高我国高寒牧区草原放牧畜牧业生产中普通牛种(Bos taurus)冻精人工授精配种牦牛(Bos granniens)的不同牛种种间杂交优势利用的经济效益,促进牦牛产区牦牛商品生产。我们在全国牦牛科研协作组组长单位四川省农(牧)场管理局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根据麦洼牦牛群牧群繁的生产实际,提出了建立以高产奶母系选育为基础的选育方法;研究了麦洼牦牛乳用特性的体型、体质以及与日挤奶量有相关性的各体尺数据。  相似文献   
5.
麦洼牦牛乳用性能刍析麦洼牦牛选育研究课题组前言麦洼牦牛主要分布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阿坝、红原、若尔盖县及其毗邻地区。以红原县的麦洼、色地、瓦切、阿木柯何等乡场为中心产区。由于受历史、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迄今仍属于未经系统选育、生产性能较...  相似文献   
6.
<正> 应用黑白花牛冻精改良本地牦牛,繁殖具有杂交优势的黑犏牛,是提高高寒牧区养牛业经济效益、繁荣民族地区经济的一项措施。为探索黑犏公牛在暖季进行补饲条件下的生长、育肥潜力和不同补饲水平的经济效益,我们于1986年6月至10月,在红原县国营瓦切牧场进行了试验,现将结果分述如下。材料与方法1.供试牛以优良奶用黑白花牛(冻精)×牦牛(母)种间杂交1代—黑犏公牛;年龄2.5至3岁。2.补饲饲料白玉米粉、尿素、食盐和骨粉组成,配方及营养成分如表1。3.供试牛(12头)采用随机处理,分为补饲1、2、3组,设不补饲(4)组为对照;组间体重经方差分析,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正> 黑犏母牛生产性能的主要指标是产奶量,而产奶量的高低,受川西北高寒牧区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大。牧区暖季,是泌乳母牛的产奶盛期,每年从4月下旬开始产奶,日产奶量由低逐渐升高,再由高逐步降低,直至11月中下旬停止产奶。这种产奶的量变过程恰与许多生态因子的量变过程大体一致。由此表明,黑犏母牛日产奶量的变化规律与生态因子的变化规律之间  相似文献   
8.
<正> 我国有草原面积约43亿亩,草地面积为耕地面积的2.68倍。川西北牧区三县(阿坝、若尔盖、红原)是我省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三县总土地面积4232万亩,可利用面积3018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71.31%。草地植物中,按经济类群划分有豆科30余种,禾本科90余种,莎草科20余种,杂类草200余种。在水草丰茂的暖季,平均亩产鲜草500公斤以上;营养成  相似文献   
9.
10.
<正> 草地型藏系绵羊(以下简称藏系绵羊),是我国绵羊三大地方种之一,数量占全国绵羊总数的33.33%,仅次于蒙古羊。据阿坝、红原、若尔盖三个牧区县统计,藏系绵羊占牲畜总头数54.74%。藏系绵羊是藏族牧民经过长期选择和培育形成的地方畜种,它适应高寒牧区恶劣的自然环境,耐粗放的饲养管理条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