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桑树鳞翅目害虫杀虫剂更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通过对鳞翅目害虫田间药效及对家蚕安全间隔期试验,结合环境保护和防治成本分析,得出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型桑园杀虫剂可行性结构:短效药以40%辛硫磷乳油为主,中效药以30%乙酰甲胺磷乳油、40%乐思耕乳油为主;长效药以20%大复杀乳油为主。替代原有高毒高残留农药,形成对家蚕残毒合理梯度结构,有利于因时、因虫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2.
夏季桑赤锈病暴发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桑赤锈病又称金桑、金叶,一般在适温多湿的条件下发病严重,当气温高于30℃或空气相对湿度低于80%时,发病程度受到抑制,或骤然停顿。我市地处太湖之滨,适宜桑赤锈病发生的气候条件是春季4-5月份,6月份因桑树夏伐无寄主发病,7月份开始气温回升快、空气相对湿度低,抑制了桑赤锈病的发生。因此,桑赤锈病是我市春季危害桑芽的主要病害之一。1999年初夏,我市遭受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给桑赤锈病创造了一个适宜的气候条件,6月下旬天气连降暴雨,7月初开始转为阴天,气温一直维持在20—25℃范围内,空气相…  相似文献   
3.
当前,在稻桑混栽局部区域,害虫多种并发,且抗性增加,导致用药种类多、剂量大、次数多,对秋蚕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为充分掌握现行稻田农药品种的特性,准确了解对家蚕饲养的毒性影响,做到提前预防中毒,规避饲养风险,特组织开展了本试验研究。通过针对性的研究,对6种农药的残毒药效、中毒表现、影响程度等有了基本了解,便于以后合理使用农药,谨慎操作。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吴江市蚕桑生产曾得到了迅速发展。从1984年以来,蚕茧年产量平均每年以15%左右的速度递增,到1993年总产值达到1.2亿元,取得了较好的效益,曾是我市农村家庭的重要经济来源。但是,随着乡镇工业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民营经济的迅速增长,给我市的蚕桑安全生产带来了  相似文献   
5.
桑粉虱天敌—长跗浆角蚜小蜂的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多年的田间调查和研究 ,发现一种新的桑粉虱天敌———长跗浆蚜小蜂。该虫体细小 ,主要寄生桑枝第 3~ 7叶位上的桑粉虱幼虫 ,7月底至 9月中下旬田间寄生率达 2 5 5 %~ 81 4 % ,可有效遏制桑粉虱的暴发  相似文献   
6.
桑粉虱的生物学特性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系统的调查研究 ,初步查明桑粉虱在江苏省吴江市的发生世代为 8代 ,在日均温度 2 6 6~ 2 7 9℃环境中 ,其成虫、卵、幼虫、蛹的历期分别为 3 2、4 5、16 5、5 7d ,完成 1个世代约需 1个月左右 ;雌雄性比为 12 3∶1,种群消长受气候、天敌、农药防治等影响较大。在调查中首次发现了桑粉虱的新天敌———长跗浆角蚜小蜂。  相似文献   
7.
1988~1989年在吴江县南麻、八都、青云等乡多点试验表明:桑园覆盖有利于提高桑叶产量和质量,减少杂草,节约除草用工,改良土壤理化性状,覆草量以每亩250~500公斤为宜,覆草量过多时需要补氮,从投入产出率比较,250~500公斤的覆草量的效益较高,地势较高的桑园效果明显,是理想的保墒抗旱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