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1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射阳县盘湾镇秋蚕壮蚕期家蚕尾部出现了黑色病斑,经鉴定为黑尾病.据调查,全镇近40%农户发生了家蚕黑尾病,个别农户仅有20%的收成.这不仅影响了蚕农收入,还影响了蚕茧质量,个别农户误认为蚕种质量有问题,增加了行业不稳定因素.为此就秋蚕黑尾病的发生及防治方法作一浅谈.  相似文献   
2.
湖桑简易绿枝扦插技术是我县在土钵扦插基础上完善改进的育苗新技术,它具有成活率高、成苗时间短、投入少、收获快等特点.与土钵扦插育苗相比,无需制钵、省时省工、操作便捷,可作为嫁接育苗的补充形式在重点蚕区进行大面积推广. 1 扦插准备 春蚕五龄期,结合收获桑叶,利用桑树新生条作插穗.扦插一般掌握在5月20日至月底之间. 1.1 床地选择 床地要求阳光充足,地势平坦,排水良好,靠近水源,切忌在盐碱地、树荫下或房屋后筑床扦插.  相似文献   
3.
钱彩萍 《北方蚕业》2001,22(4):47-47
1 竹木结构简易蚕房的建造方法 1.1 地址的选择简易蚕房搭建成后,可连续多次使用,因而在房址的选择上要慎重,住房周围有成片林带的养蚕户可在林带中搭建.这样既能遮阳,又便于内部温度的调节.其它养蚕户应选择家前屋后、地势高爽平坦的空白地搭建.为防止涝渍和天敌为害,简易蚕房搭建后,四周要挖好排水沟. 1.2 材料的准备用材的多少可根据饲养量来确定.以搭建一个饲养5张种的简易蚕房为例,通常需要:11m宽的薄膜40m,2.5m长的木桩16根,7m长的毛竹桁条12根(也可用水杉代替),5m长的竹片40根,门2副,砖头、草帘、铁丝、麻绳各若干.  相似文献   
4.
<正>1998年7月18日笔者对射阳县黄尖镇新滩村等地桑树黄化失绿症进行了实地调查与考察,认为该病为桑树缺铁失绿症,属于生理性病害.1 发病情况黄尖镇新滩村有桑园350公顷,发病面积175公顷,发病面积近50%,1998年7月上旬开始发病,病株呈孤株零星状、或几株连成条状出现在桑园里,大多数桑树失绿黄化  相似文献   
5.
蚕座密度是指单位蚕座面积内饲养的蚕儿头数;或表示蚕儿在蚕座中的相对疏密程度。如果密度过大则蚕儿相互拥挤,造成食桑不足,发育不整齐,容易发病;密度过稀则蚕座中残桑多,浪费桑叶,蚕座多湿,而且蚕室蚕具、劳动力需用量多,大蚕期尤为突出。笔对蚕期(4~5龄蚕)采用不同的蚕座密度进行饲养试验,力求摸清蚕座密度与养蚕生产效益的关系,探讨较佳的蚕座面积标准,以达到既不影响蚕茧产质量,又能提高养蚕设备利用率,提高工效节约桑叶,增加综合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浅析蚕业综合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种粮补贴和粮棉油价格的不断上扬,素有投入少、见效快、收益高的蚕桑业在新的形势下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和压力.要不断发展壮大江苏省射阳县的蚕桑产业,笔者认为,就必须提高蚕桑生产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正>2000年晚秋蚕,我县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蚕病为害,其发病时间之早,涉及范围之广,病势之重,损失之大,为近年来少有。全县张平单产不足30公斤,比上年同期下降5公斤左右,不仅给蚕农带来惨重的经济损失,也给蚕桑生产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1原因试析1.1气候因素2000年晚秋蚕期间气候变化频繁,环境条件极为恶劣。四眠前高温干燥,五龄第四  相似文献   
8.
<正> 二春蚕是在春蚕结束后,桑树暂不夏伐,利用新梢上继续生长的桑叶而饲养的一批蚕。近几年来,二春蚕在江苏省不少地方进行了试验、示范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正>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粮棉油价格的不断上扬,素有投入少、见效快、收益高美誉的蚕桑业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如何采取得力措施,实现蚕农增收,蚕业增效,已成为业内人士普遍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要不断发展壮大蚕桑产业,就必须提高蚕桑生产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茆迎春  钱彩萍  尤霞 《四川蚕业》2006,34(1):18-18,9
2004年4月5日,一场罕见的晚霜袭击了我县。全县4.3万亩投产桑园中,有3.5万亩桑园遭受不同程度的危害,晚霜所到之处,桑芽焦黑,枝条干枯,桑树生长发育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为减轻霜害带来的损失,确保春蚕用叶质优量足,我们对受害桑园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措施,并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