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7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猪弓形虫感染地区模糊聚类分析和论证《弓形虫感染地区分类标准》的可行性崔君兆,廖建华,吕元聪,陆宙光1985年崔君兆提出了2类11度的《弓形虫感染地区分类标准》(简称标准) ̄[1]。并应用于人弓形虫感染地区的研究 ̄[2],我国猪弓形虫感染比人感染率普遍...  相似文献   
2.
广西弓形体株的发现和传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08年法国学者Nicollc等首次在非洲分离出弓形体(Toxoplasma Gondii).以来,不少作者陆续在许多国家的多种动物及人体发现了弓形体。1952年Farrel等在美国俄亥俄洲报告了猪弓形体病。  相似文献   
3.
我们根据弓形体可以在鸡胚绒毛尿囊膜上繁殖的特点,于1986年8月用鸡胚生产弓形体间接血凝(IHA)诊断抗原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4.
1978—1980年我们从血清学、病原学上也发现了广西猪弓形虫病的存在,并从“无名高热”病猪体内分离出三株弓形虫虫株。现简要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5.
间接血细胞凝集反应(以下简称血凝反应)用于诊断弓形体病是由Jacobs及Lunae于1957年提出的,具有敏感、特异性高、操作简便的优点。我国江苏省畜牧兽医研究所于1978年首次应用弓形虫冻融裂解物致敏双醛或三醛固定的绵羊红细胞作血凝反应,检测动物弓形虫抗体;以后福建、广西、  相似文献   
6.
间接血凝试验(IHA)是检查弓形体抗体常用方法之一,通常在试验后就将诊断红细胞弃去。1981~1986年,我们对醋酸法和鞣酸——醋酸法致敏的弓形体 IHA 诊断红细胞制剂24批,使用后对阴性孔的抗原制剂作了回收和再生试验,获得满意的结果,表明此法简易可行,可节约原料,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用刚地弓形体(Toxoplasma gondii)感染C6/36、MA-104、BGM、Hep-2、Vero、FL六种细胞。第3天各种细胞均出现了病变。第7天最高病变滴度:C6/36~3细胞为10~(-6),其他细胞系均10~(-3)~10~(-5),TCD_(50)在10~-~10~(-6)之间。弓形体能在上述细胞系的胞浆中大量繁殖,亦可见到少量存在于细胞核中,经第二次传代后,弓形体体积增大。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21岁,壮族。主诉:头痛、呕吐,发热、昏睡,双下肢瘫痪2天。1986年 4月24日家后头痛、畏寒、发呕吐(无喷射状)。第2天双下肢无力,卫生院给予青霉素、安乃近。4月26日入县医院,出现抽搐、昏迷等症状。7月28日入广西医学院附属医院。体检:体温36.3℃,呼吸20次,脉搏76次,血压120/80。发育良好,  相似文献   
9.
1986年广西卫生防疫站和新疆畜牧兽医总站合作,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1:64判为阳性)进行弓形体感染调查,结果在人畜血清中均发现阳性感染人的弓形体抗体  相似文献   
10.
间接血凝试验(IHA)是检查弓形体抗体常用方法之一。通常在试验后就将诊断红细胞弃去。1981—1986年,我们对醋酸法和鞣酸——醋酸法致敏的弓形体IHA诊断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