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王三九  陆宣 《北方蚕业》2005,26(2):45-46
2001~2003年,我们在洋北镇罗庄村四组(30户,桑园面积3.5hm2),推广了五龄期条桑斜面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从中也受到很多启发。1斜面设置根据蚕室大小和养蚕数量斜面设置主要有:1.1中间搭成人字形斜面,四周作操作走道,两头可各叠砖7~8块或各竖1.5m左右木桩,搁放一根较粗的竹篙,便于斜面随蚕儿发育向上移动,每排斜面底宽(五龄初)为0.6m左右,以后逐日向两边延伸,至上蔟前达1.5m左右,高度1~2m(因枝条长度而异),两排人字形斜面之间留0.3m左右人行道。1.2开间4m左右的蚕室四周墙壁设置斜面,中间搭成人字形斜面。1.3设置上下两层斜面,为便于上层斜面操作,下层斜面高度应控制在1.4m以下。2剪伐条桑春蚕四龄前只采3眼叶,秋蚕一至四龄应划片选叶,尽量保持五龄期所伐条桑为全叶。剪条长度按正常冬季剪梢留定。剪条时间应在9月25日以后,但剪口下部须保留3~4片桑叶防冬芽秋发,如有冬芽秋发现象,可在冬季将发芽部分枝条剪去,以防冻害。3斜面放蚕五龄起蚕饷食比常规要偏迟,使蚕儿基本齐一。饷食时将条桑均匀顺次地摊放在蚕匾(蚕帘)上,条桑宜稍密,待蚕儿基本爬到条桑上吃叶,依次轻轻地拿起条桑,剪口朝下,梢头向上...  相似文献   
2.
王三九  陆宣 《蚕学通讯》2006,26(2):19-20
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增加蚕桑生产效益、提高蚕农收入、增强蚕业竞争力是我们广大蚕业工作者长期追求的目标,经过三年的时间,我们在推广方格蔟茧的同时,提倡室外预挂营茧技术,到目前我区使用方格蔟营茧的农户有90%以上采用了此技术,不仅解决上方格蔟推广工作中存在的技术复杂、操作繁多的问题,同时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了我区蚕桑生产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三九  陆宣 《江苏蚕业》2005,27(4):29-30
<正>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村大批青壮 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粮棉油价格的不断上扬,同时 茧丝绸行业的相对不稳定,传统的养蚕方式已不适 应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投入少、见效快、收 益高的蚕桑业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2001-2003 年,我们在洋北镇罗庄村四组30户蚕农,桑园面积 3.5公顷,开展了5龄期条桑斜面育的试点推广工 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促进了区蚕桑业规模化、产 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陆宣  王三九 《蚕学通讯》2005,25(3):39-39,50
僵病又名硬化病,是由真菌寄生而引起的蚕病,因病蚕尸体产生不同颜色的孢子而分为白僵病、绿僵病、黄僵病和曲霉病等,其中以白僵病最为常见.传染途径有接触传染和创伤传染两种,发病后死亡率较高,对生产危害很大.秋季因气候恶劣,桑叶质量较差,加上春蚕、夏蚕连续饲养,积累的病菌较多,极易爆发僵病.宿城区部分乡镇曾在1998年中秋、2000年晚秋爆发白僵病对生产造成毁灭性打击.根据近几年的防治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防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陆宣  王三九 《四川蚕业》2006,34(3):29-29,14
蚕僵病是由真菌寄生而引起的蚕病,因病蚕尸体产生不同颜色的孢子而分为白僵病、绿僵病、黄僵病和曲霉病等,其中以白僵病最为常见。传染途径有接触传染和创伤传染两种,发病后死亡率较高,对生产危害很大,秋季因气候恶劣,桑叶质量较差,加上春蚕、夏蚕连续饲养,积累的病菌较多,极易  相似文献   
6.
王三九  陆宣 《四川蚕业》2005,33(2):33-34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村大批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粮棉油价格的不断上扬,同时茧丝绸行业的相对不稳定,传统的养蚕方式已不适应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投入少、见效快、收益高的蚕桑业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2001~2003年,我们在洋北镇罗庄村四组30户,桑园面积3.5公顷,开展了5龄期条桑斜面育的试点推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促进了我区蚕桑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