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利用五点采样法采集桂林市11个主要规范化管理桃园土壤样品,测定土壤理化性质,评价桃园土壤肥力、重金属与抗生素污染生态风险.所调查桃园土壤深度为0~20、20~40 cm的土壤pH值平均值分别为5.61、5.56.深度在0~20 cm的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平均值分别为25.56 g/kg、1.33 g/kg、100.49 mg/kg、205.58 mg/kg,在20~40 cm的含量分别为20.50 g/kg、1.11 g/kg、64.81 mg/kg、151.58 mg/kg,随着土壤深度加深,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呈下降趋势.深度在0~20 cm土壤样品达到《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分级标准Ⅰ级、Ⅱ级、Ⅲ级的比例分别为72.73%、27.27%、0,在20~40 cm的比例分别为45.45%、45.46%、9.09%.深度在0~20 cm土壤As、Hg、Cr、Ni、Cu、Zn、Cd、Pb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9.38、0.18、85.89、29.25、29.72、98.21、0.19、34.53 mg/kg,在20~40 cm平均含量分别为19.44、0.19、81.90、29.29、29.38、99.36、0.16、34.55 mg/kg,土壤不同深度重金属含量差异不大.土壤重金属中高等潜在风险、中等潜在风险、低潜在风险桃园占比分别为9.09%、63.64%、27.27%.所调查桃园有36.36%的土壤检测出抗生素.其中,罗红霉素(ROX)的检出率最高,为27.27%;诺氟沙星(NFC)、恩诺沙星(ENR)、环丙沙星(CFC)、土霉素(OTC)的检出率均为9.09%.抗生素风险评价结果显示,ROX在部分果园污染程度表现为中风险,其他被检出抗生素在被检果园污染程度表现均为低风险.  相似文献   
2.
为了评价不同需冷量和需热量估算模型对桂林地区桃的适用性,利用2种需冷量模型和2种需热量模型对28个桃品种2017—2021年不同年度的需冷量和需热量进行估算,分析比较各模型估算结果的年际变异系数。结果表明,在桂林地区,7.2℃模型和犹它模型估算的桃花芽需冷量变异系数平均值分别为27.6%和24.1%,适用性较差;生长度时数模型和有效积温模型估算桃花芽需热量的变异系数平均值分别为19.1%和19.6%,适用性较差;需冷量和需热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通过观察藏红花在广西桂林的引种表现,认为藏红花在桂林地区宜采取室内采花和田间种球繁育"二段法"栽培技术,其适宜性、种球丰产性、抗性和药材品质等综合性状表现良好.藏红花在桂林栽培的关键在于选用15 g以上的无病种球,于11月上旬在田间种植,翌年5月初采收种球并将其避光贮存至室内阴凉处,9月下旬开始萌芽,11月初在室内采收...  相似文献   
4.
研究不同桃品种幼果炮制瘪桃干的绿原酸类化合物含量和抗氧化活性,为综合开发利用桃幼果提供参考。以33份桃品种幼果为试材,采用60℃烘干(HAD60)、冷冻干燥(FD)和日光干燥(SD)炮制瘪桃干,通过测定瘪桃干样品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总抗氧化能力和总酚、新绿原酸(5-CQA)、绿原酸(3-CQA)和隐绿原酸(4-CQA)含量评价不同品种桃幼果的抗氧化活性和药用适宜性。结果表明:同一品种3种炮制方式总酚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大小顺序均为FD> HAD60> SD;SD处理瘪桃干样品总酚含量(用没食子酸当量表示,GE)、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用Trolox当量表示,TE)和总抗氧化能力变异范围分别为2.96~19.54 mg/g、2.11~9.13 mg/g和24.83~108.96 mmol/kg;3种炮制方式制备的样品中5-CQA、3-CQA和4-CQA含量顺序均为FD> HAD60> SD;SD处理瘪桃干样品的5-CQA、3-QCA和4-QCA变异范围分别为0.27~6.23、0.38~3.75和0.14~1.69 mg/g;5-CQA...  相似文献   
5.
南方桃产区早熟桃成熟上市时期高温多雨,果实采收期短,运输损耗率高,生产上对耐贮运的早熟桃品种有迫切需求。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引进了中油15号油桃进行试种观察。6年的观察结果表明:该品种在广西桂林市表现为早熟、丰产、品质优、耐贮运,6月上旬成熟,平均单果重92.4g~101.1 g,可溶性固形物10.0%~10.5%,第六年平均亩产1527.2Kg~1721.3 Kg;细菌性穿孔病、褐腐病、流胶病、炭疽病抗性表现为中感。避雨栽培条件下留树时间15-20天不变软,露天栽培7天不变软。需冷量650h,该品种可在广西北部推广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调控桃花芽需冷量的代谢物,以9份不同需冷量桃品种大量落叶期真空冷冻干燥的花芽为试材,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进行广泛靶向代谢组分析,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方法筛选与需冷量高度相关代谢物,并测定15份不同需冷量桃品种花芽的相关性代谢物含量进行相关性验证。结果表明:共鉴别出1005个代谢物,其中黄酮类225个、酚酸类206个、脂质类139个、有机酸类64个、萜类42个、核苷酸及其衍生物类56个;筛选出与需冷量正相关差异代谢物50个,其中脱落酸、山奈酚-7-O-葡萄糖苷、4-甲氧基肉桂酸、异胞嘧啶与需冷量均呈极显著相关性(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987、0.924、0.883、0.927。大量落叶期桃花芽中脱落酸含量稳定,波动较小,需冷量低于300 h的桃品种花芽脱落酸平均含量均低于13.07μg/g,需冷量大于500 h的品种含量均高于15.86μg/g,脱落酸含量与需冷量的双变量相关系数为0.914,极显著性相关(p<0.01)。在大量落叶期前后15 d测定未知需冷量桃品种真空冷冻干燥花芽中脱落酸含量可鉴定区...  相似文献   
7.
以"南山甜桃"(需冷量200 h)、"瑞光51号"(需冷量400 h)和"春美"(需冷量600 h)为试材,从大量落叶期开始至花芽萌动期间,约每15 d采样一次,RT-PCR分析DAM基因在不同冷量积累时期花芽中的表达量,PLC-MS-MS测定相同时期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和玉米素(ZT)含量变化,以期了解不同需冷量桃休眠过程中DAM基因的表达特性及激素的调控机理。结果表明:DAM基因在不同需冷量桃休眠过程中的表达趋势一致,随着休眠的深入,"春美"中DAM基因的表达水平呈先升后降趋势;"南山甜桃"和"瑞光51号"在进入休眠期以后DAM基因表达水平急剧下降,与低温积累量呈负相关。"春美"中DAM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瑞光51号"和"南山甜桃"。"春美"中DAM基因表达水平比"南山甜桃"和"瑞光51号"开始下调约晚30 d,但"瑞光51号"和"南山甜桃"中DAM基因下调的时间一致。IAA、ZT在不同需冷量桃休眠过程中的含量变化差异不显著,ABA含量变化差异显著,可能在休眠解除过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