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兔病毒性出血症和巴氏杆菌病是家兔的两种急性传染病。已研制成的二联苗,在实验室和野外使用后效果良好,但免疫时每只家兔需注射2毫升,剂量偏大,应用和运输均感不便。经提高巴氏杆菌菌数和增加兔病毒性出血症组织浓度后,改为每只家兔皮下注射1毫升。改进的二联苗免疫家兔后的效力检验和免疫测定均与原来每只家兔皮下注射2毫升的效果一样。改进的二联苗已在全国21个省、市推广使用,反映良好。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兔病毒性出血症(兔瘟)和巴氏杆菌病二联苗的免疫产生期,以及疫苗保存在不同条件下,经不同时间后的免疫效果。 一、免疫产生期的测定 前已测定,兔瘟灭活苗和巴氏杆菌灭活苗的单苗免疫产生期分别为5~7天和10~15天。本试验用二联苗测免疫产生期,方法是用3批二联苗,每批免疫兔24只,每兔皮下注射联苗2毫升,于免疫后7、10、15天,分别攻击强毒,测定其免疫力产生期。  相似文献   
3.
猪丹毒杆菌血清型的研究,近三十年来已有不少进展.Watts(1940)等首先指出用凝集试验可将猪丹毒杆菌分为两类血清型.Dedie(1949)提出猪丹毒杆菌除A和B两个血清型外,还有N型.其后,许多学者分别从病猪、健康猪的扁桃体,海鱼、禽类、猪圈土壤及猪粪等陆续分离到不同血清型的菌株.但由于各人命名的不一致,显得混乱.Kucsera(1972)建议根据各个血清型发现的时间先后为序,用阿拉伯字统一标志,如有亚型,则在阿拉伯字之后加小写英文字母区别.这种定型标志已为各国学者所采用,并确定  相似文献   
4.
猪丹毒菌苗的效力检验,常用的试验动物是小白鼠,根据兽医生物药品检验规程规定,小白鼠效检不合格的,用猪重检,猪检是用静脉接种强毒菌,以免疫猪存活数与对照猪死亡数是否符合规定作为判断菌苗好坏的标准,但因每批试验猪对猪丹毒强毒菌的易感性下一致,每批猪须测其致死量,即使用同窝猪,个体之间也有差异,有时须重复多  相似文献   
5.
从貌似健康猪的扁桃腺中分离到的6株猪丹毒杆菌血清型不同于国际标准的22个型,是一种新的猪丹毒血清型菌株。按照Kucsera(1973)命名法,定为23血清型。这6个菌株对小白鼠的毒力较强,1,000个菌可使小白鼠全部死亡;100个菌可使大部分小白鼠死亡;有的菌株甚至10个菌也可使小白鼠全部致死。以1,000万个菌接种3个月龄的健康猪,可使1/2的接种猪呈现局部红肿反应。  相似文献   
6.
自Koch(1878)从实验鼠体内分离到猪丹毒杆菌以来,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虽然现在已基本控制了猪丹毒病的流行,但仍有散在发生,且在火鸡、鸡、鸭等饲养场仍不断有禽丹毒病的病例报告,其原因之一是多种动物带菌,而且血清型较多,到目前为止已鉴定出22种血清型和N型以及少数亚型。我们以美国动物疾病研究中心R.L.Wood博士惠赠的血清型参考菌种,制备型血清和抗原,对所收集和分离的猪、禽丹毒杆菌进行血清型鉴定及其致病力试验,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调查我国鱼类及水生动物猪丹毒杆菌的带菌情况及其血清型,以探索水生动物带有猪丹毒杆菌对公共卫生和猪丹毒病的流行关系。为人类健康与防制猪丹毒的发生提供依据。我们从1980年起采集海鱼、淡水鱼、虾、蟹、龟、鳖等22种水生动物样品534份,分离出猪丹毒杆菌373株。参照Wood博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