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8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0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从明 《安徽农学通报》2013,19(5):86-87,105
介绍了将桑叶粉为原料,添加到小麦面粉中,生产桑叶挂面的技术,为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提供一条途径,也为面食品增添了一个新的品种。  相似文献   
2.
速成高产桑园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从明 《四川蚕业》2004,32(2):17-18
栽桑的主要目的是在单位面积内获得高产、优质的桑叶。我地传统的栽桑模式多是“三丫九拳”式,该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树型高大、见效较慢(从栽桑到成园需3~4年)、产叶量低、叶质较差。为改变这一状况,我们从2001年开始推广速成、  相似文献   
3.
蚕农养蚕最怕的就是发生蚕病特别是暴发性蚕病,一旦蚕病暴发,轻者每盒蚕种损失几百元,重者损失上千元,尤其是实行规模化养蚕后,一些单季养蚕达10盒以上的养蚕大户,更要严格控制蚕病暴发,否则,损失将是几千元甚至上万元。因此,在蚕桑生产逐步走向规模化、养蚕逐步向大户转移的今天,如何搞好蚕病防治,特别是如何预防暴发性蚕病是摆在我们基层蚕桑科技人员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更是养蚕大户在生产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
浅谈金寨县蚕桑产业发展的优势、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深刻剖析、总结金寨县蚕桑产业滑坡原因的基础上,从生态环保角度、传承文化深度、关注民生高度、重视科学发展态度等方面提出金寨县蚕桑产业发展的对策,使栽桑养蚕这一传统优势产业,逐步发展壮大,再创新的辉煌,为美好乡村建设发挥主导产业作用.  相似文献   
5.
关于速成、高产桑园栽培技术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从明 《蚕学通讯》2004,24(3):44-45
栽桑的目的主要是在单位面积内获得高产、优质的桑叶.我区传统的栽桑模式多是"三丫九拳"式,该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树型高大、见效较慢(从栽桑到成园需3~4年)、产叶量低、叶质较差.为改变这一状况,我们从2001年开始推广速成、高产桑园栽培技术,当年栽桑当年秋季开始养蚕,翌年秋季即为标准桑园.与传统模式相比:提前1~2年成园;667m2桑产叶量提高33%以上;667m2桑年养蚕由过去2.5盒增至4.0盒;667m2桑产茧由过去87.5kg增至155.4kg,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本人在实践中的几点技术体会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6.
陈从明 《蚕桑通报》2004,35(3):53-55
传统的蚕桑生产存在着四个问题:一是桑园有机肥少、肥效差;二是蚕沙自然堆放、污染环境;三是养蚕、消毒、加温和蚕农生活所需燃料消耗大,一般情况下,每户每年约需柴等燃料3 t以上,相当于2000m2薪炭林或4000 m2林地的年生长量;四是一年中蚕业劳作时间少,而在非养蚕季节,劳力、土地等资源利用率低.  相似文献   
7.
推广猪-沼-桑生态模式发展生态蚕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从明 《中国蚕业》2004,25(3):80-81
传统的蚕桑生产存在着四个问题:一是桑园有机肥少、肥效差;二是蚕沙自然堆放、污染环境;三是养蚕、消毒、加温和蚕农生活所需燃料消耗大,一般情况下,每户每年约需大柴等燃料3t以上,相当于0.2hm2薪炭林或0.4hm2林地的年生长量;四是1年中蚕业劳作时间少,而在非养蚕季节,劳力、土地等资源利用率低.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蚕桑生产的综合效益,从2001年秋季开始,我们在本乡响潭村选择10户进行猪-沼-桑生态模式生产技术示范,目前全乡已推广410户,取得了较好的效益.主要体现在解决了蚕农的生产生活用能源,提供了大量的优质高效有机肥,提高了劳力、土地资源利用率和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善了周围的生态环境.现将主要技术环节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陈从明 《四川蚕业》2004,32(1):39-41
传统的蚕桑生产存在着四个问题:一是桑园有机肥少、肥效差;二是蚕沙自然堆放,污染环境;三是养蚕、消毒、加温和蚕农生活所需燃料消耗大,一般情况下,每户每年约需大柴等燃料3吨以上,相当于3亩薪炭林或6亩林地的年生长量;四是一年中  相似文献   
9.
分析目前采用的手持方格蔟在火焰上来回烧燎清除纸板方格蔟浮丝方法的缺点,叙述了汽油喷灯扫射清除方格蔟浮丝的操作方法,分析了该方法的优点,并简述了有关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沟凼式莲田养鱼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