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7篇
基础科学   5篇
  7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总结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本文较系统地阐述了广东等华南省区中草药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分析了病虫害防治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2.
环境因子与物料的物理特性有着紧密的动态关系。在讨论农业物料物性的基础上, 提出了超常环境因子能够激发超常物性的论点, 列举了一系列具体的农业物料超常物性及其机理分析, 提出了对其深入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元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5208-5208,5248
进行了有效成分为异丙甲草胺的96%金都尔乳油、90%禾耐斯乳油(乙草胺)和50%丁草胺乳油的防除花生田杂草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96%金都尔乳油防除花生田杂草以1 275、900 ml/hm^2防除效果最好,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对花生生长无不良影响,安全系数高,可以作为丁草胺、乙草胺的替代除草剂在田间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豆浆和黄浆水的超滤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醋酸纤维素膜和聚矾膜对豆浆和黄浆水进行了超滤试验。分析了液体温度、压力、流速、pH值等因素对渗透流量和截留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处理黄浆水废液的最佳工况。  相似文献   
5.
桉树枝瘿姬小蜂化学防治药剂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求防治桉树枝瘿姬小蜂的有效药剂,有针对性地选取了7种常用药剂和3种混配剂进行林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所选的10组药剂对桉树枝瘿姬小蜂成虫、幼虫和蛹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控制作用,除毒死蜱外,其他药剂处理后虫瘿数(药后30 d)和羽化孔数(药后40 d)均与清水对照差异显著。依据虫瘿减退率和羽化孔减退率指标,16%虫线清乳油是防治桉树枝瘿姬小蜂的理想药剂,药后30 d的虫瘿减退率和药后40 d的羽化孔减退率分别为83.37%和83.57%,其如果能与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混配使用,防治效果会更显著,说明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虫剂混合使用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6.
穿心莲种质资源的评价与利用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搜集穿心莲种质资源19份,进行种植试验和生物学性状调查,结果表明:各地种植的穿心莲种子纯度不一致、混杂严重,主要存在大叶型和小叶型两种生态类型;不同产地的穿心莲干品重量差异显著,大叶型的茎叶平均干重明显高于小叶型的茎叶平均干重,说明大叶型穿心莲的产量、产值较小叶型穿心莲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对合肥市蜜蜂产业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当地蜜蜂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行业发展对策,以实现我市蜂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巢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辖无为、含山、庐江、和县、居巢四县一区,频临长江北岸,是血吸虫病流行区。含山县、庐江县、局巢区(居巢县)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陆续报灭。对已报发现血吸虫病并达到阻断传播标准的两县一区,在1993—2006年对疫情和螺情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防治成果得到了有效巩固。  相似文献   
9.
我国葛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我国葛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的现状,介绍了我国葛种质资源的种类与分布、原植物的调查、品种选育及资源的评价与利用情况,并针对我国葛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对今后葛的研究与利用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花绒寄甲对南方垂柳主要天牛害虫防治效果,在对赣州市垂柳天牛种类进行调查和鉴定的基础上,采用不同释放时期、不同释放数量和花绒寄甲不同寄主种群,开展了防治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赣州市垂柳上的主要天牛有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云斑天牛(Batocera horsfieldi)、星天牛(A. chinensis)和桑天牛(Apriona germari)共4种,且它们具有不同的生态位,优势天牛为光肩星天牛。花绒寄甲成虫对这4种天牛均有较好的防效,且4月初释放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9月中旬释放的效果。天牛虫口校正减退率与花绒寄甲释放数量呈极显著的2次多项式正相关关系,以每虫孔释放4头花绒寄甲成虫最为经济有效。释放不同寄主来源的花绒寄甲种群在释放的初期表现出对其自身寄主的嗜好性、对非靶标寄主的弱寄生性,但经过多代的适应后,均可表现出对目标寄主相似且较高的防治效果。试验表明,花绒寄甲成虫释放后40 d,防治效果较低(40%~60%),而防治1年后,防治效果均在80%以上,即防效的评价时间应选择在释放1年以后,才能得到准确的防效。南方可于4月初、按4头/虫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