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林业   8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9篇
  201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
天马国有林场在1996、1997两年中,从福州闽侯县农科所调进橄榄优良单株母树种籽繁育苗木自种,其培育方法与传统育苗方法有较大革新,在考虑苗木出圃率的同时,又兼顾种植后能促进早实快产。所以通过科学管理,精心培育,使种籽发芽率达到90%,粒籽出苗数140%(一籽多室多芽),成苗出圃率110%,取得极好的效果。其培育方法步骤是:1、苗床播种1.1沙藏后熟(越冬),“立冬”采摘的鲜果,经沸水烫果处理后的种籽,应趁湿当天进行沙藏。方法是用湿细沙先垫层(沙干湿适宜,手握成团,触之即散),然后一层籽一层沙销放。籽的厚度为3~4cm…  相似文献   
3.
官溪蜜柚原产地福建平和县 ,它属于清朝贡品 ,今朝国优 ,品质优良 ,早实、丰产、稳产 ,果硕皮薄 ,汁丰肉甜 ,品味清馨 ,籽小 ,色晶如玉 ,为福建省地方特色果品。近几年来已在福建省及南方各省适生区大面积推广种植。在生产中 ,由于经营措施不当等原因 ,出现严重裂果现象。根据调查 ,单株裂果率最高达 70 % ,成片果园裂果率平均 15 %左右。针对这一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在自己种植的 2hm2 官溪蜜柚果园中开展了试验 ,同时对其他种植大户也进行专访调查 ,初步摸清了其裂果主要成因 ,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1 裂果成因1.1 品种类型…  相似文献   
4.
茶园机械化采茶的利用和推广,给茶叶生产带来又一次技术革新。但现在机采茶区的采制普遍还是按传统方法进行,使制作出来的茶叶品质参差不齐,质量下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其实,机采的鲜叶综合质量比大批人工采摘的高,只要合理利用机采,杨长避短灵活掌握,就能更好发挥其优势。1.掌握适采期。这是保证鲜叶“匀度”的关键,因机采茶园芽梢抽发相对整齐,乌龙茶区春秋茶在芽消80%达到中开面,夏暑茶达60%时即可开采,避免因芽叶太嫩产量不高或太成熟影响品质。2.选择最佳时间。机采速度快,应利用一天当中的最佳时间内进行作业,…  相似文献   
5.
茶园使用机采由于工效高成本低,已在我省莱区普遍推广,但经过几年机系的茶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一、鸡爪技枯死。由于机来是老嫩技梢同时采下,幼嫩细小的枝消得不到完全发育,经过3—2年的时间使局部枯死。二、叶绿层变薄。长期的机系造成芽头密度大,芽叶变小,采摘面比较紧密,阳光不能照射到内部、下部的老叶提早脱落,新的芽叶又不能萌发,仅剩采摘面的叶绿层。三、百芽重变轻。机采的芽叶老嫩不一,加上抽发的核销较小,所以百芽重变轻。虽然前期产量影响不大,但随着机采时间的推移,产量便开始下降。四、病虫害严重。机采茶园采…  相似文献   
6.
辐射霜对橄榄冻害的影响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 12月 2 3~ 2 6日 ,福建省遭受罕见的连续低温霜冻天气。闽南地区出现极端最低温达- 6℃ ,为近 4 0年来温度最低、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低温霜冻天气。从降霜和果树受冻分布分析 ,为辐射霜为害 ,种植的热带及亚热带果树冻害严重。据本地区同一区域比较 ,橄榄冻害程度比柑桔严重 ,但比龙眼、荔枝、果轻。1 霜冻情况   1999年 12月 2 1~ 2 2日 ,本地区即出现初霜现象 ,但最低气温仍在 0℃以上。从 2 3日开始 ,由于受北方南下强冷高压气流控制的影响 ,气温骤降。据观测 ,低山盆地地表温度 2 3日为 - 6℃ ,2 4日为- 5℃ ,2 5日为 - 3…  相似文献   
7.
橄榄用半年生营养袋小苗定植效果好橄榄由传统裸根大苗定植改为培育1年生营养袋苗定植,成活率提高,但1年生营养袋苗出圃时每袋重达6kg,给苗木运输和较陡山地种植带来极大的困难。我们通过几年的探索,用半年生营养袋小苗代替1年生营养袋苗定植,获得省工、省成本...  相似文献   
8.
9.
近几年来,天马国有林场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出以建设橄榄生产基地为龙头,走山上建基地,山下搞加工,山外找市场的路子,现已建设橄榄良种基地13333hm2,生长良好,开始结果。通过几年来的研究实践,已总结出一套较成功的育苗和栽植技...  相似文献   
10.
漆蓝卷象防治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漆蓝卷象以成虫危害橄榄嫩梢和幼果。本文研究了应用昆虫病原斯氏线虫SteinernemacarpocapsaeBejing、S.feltiae 4、S .longicaudumD43 ,异小杆属的HeterorhabditisbacteriophoraE -6-7等 4个品系 ,人工摘除受害梢以及 8种化学农药对漆蓝卷象的防治试验结果。病原线虫S.carpocapsaeBejing、S .feltiae 4两个品系有很高的侵染力 ,当剂量为 1 5 0条·larvae- 1 时 ,室内象甲幼虫死亡率均达 1 0 0 % ;林间防治按 2 0万条·m- 2 、40万条·m- 2 的线虫悬浮液喷施橄榄树冠投影地面 ,S .carpocapsaeBejing品系平均校正死亡率为 41 2 %和73 3 % ,S.feltiae 4为 3 9 2 %和 5 6 2 %。而人工摘除受害梢清除虫源 ,在 3m以下林分切实可行 ,是防治翌年林果受害最为经济、环保的方法。4种农药的林间防治试验以 1 6%喹·丁乳油乳油 1 0 0 0倍液的林间防治效果最好 ,校正死亡率为 66 6% ;其次为 2 5 %溴氰菊酯乳油 2 5 0 0和 40 %毒丝本乳油 1 5 0 0倍液 ,校正死亡率分别为 63 0 %和 62 0 % ;喷药时间以 6— 9月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