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为建立一种测定小米黄色素更加高效、准确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分别提取3个小米品种的类胡萝卜素,采用C18和C30色谱柱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2种方法中绿米的叶黄素含量和玉米黄质含量均低于白米和黄米,而白米的叶黄素含量和玉米黄质含量低于黄米;C30色谱柱与三元梯度洗脱模式结合的方法分离结果比较好,C30色谱柱方法的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在更早时间内完成基线分离,并在0.034~50μg/m 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玉米黄质和叶黄素的检测限分别为0.016,0.013μg/m L。采用C30色谱柱对小米黄色素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更精确,黄米中黄色素含量较白米、绿米更丰富。研究结果可为优质谷子品种的选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成熟期糜子野生型和穗粗突变体农艺性状进行统计分析,同时比较2个品种不同生长阶段光合色素含量、光合指标及水分利用率变化差异,初步探索穗型突变体对糜子产量及抗倒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穗粗突变体穗长、单株穗质量、单穗粒质量均极显著低于野生型,仅茎粗高于野生型;拔节期和抽穗期为糜子有机物积累的主要时期,成熟期光能利用率最低;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会影响穗粗突变体产量,但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等光合指标主要促进穗粗突变体茎秆有机物积累,同时,提高糜子水分利用率有利于提高产量。糜子穗型突变可影响产量、茎粗等农艺性状及光合特性相关指标,通过深入挖掘相关基因,可为高产糜子分子育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饲粮中添加β-胡萝卜素对奶牛泌乳高峰期产奶性能、血常规指标、血清生化与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选用20头体况良好、平均体重为(550.00±32.71)kg、胎次为2~3胎的干奶期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600、1 200和1 800 mg/d β-胡萝卜素,试验从产犊前60 d至产犊后90 d,共150 d。试验期间测定奶牛产奶量、乳成分,试验结束时尾静脉采血,测定血常规,分离血清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β-胡萝卜素对奶牛泌乳高峰期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乳糖率影响不显著(P>0.05),添加600、1 200 mg/d β-胡萝卜素显著降低了牛乳中体细胞数(P<0.05);饲粮中添加β-胡萝卜素对奶牛血液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GB)和红细胞压积(HCT)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中添加1 200、1 800 mg/d β-胡萝卜素显著提高了奶牛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P<0.05),...  相似文献   
4.
不同糜子品种光合特性及农艺性状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山西当地糜子品种品黍1号、品黍2号和晋黍9号的农艺性状、穗部性状、光合色素含量、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以及荧光动力学参数进行调查分析,旨在筛选性状优良的糜子品种。结果表明,除品黍1号穗长显著低于其他2个品种以及晋黍9号的千粒质量显著大于其他2个品种外,3个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比较一致;对苗期、拔节期、抽穗期3个时期的叶绿素含量分析发现,3个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在抽穗期均达到最大值,且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差异显著,其中,叶绿素a差异较大(晋黍9号<品黍1号<品黍2号);总体来看,品黍1号的净光合速率大于其他2个品种,且其水分利用效率较高;荧光动力学参数分析表明,晋黍9号和品黍2号的光合作用及光保护能力优于品黍1号。品黍1号穗型紧凑,籽粒数目多;品黍2号及晋黍9号的光合作用强,其可作为糜子改良材料进一步培育,以满足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5.
β-隐黄质具有抗氧化防御功能和细胞间通讯的功能,在生物体内β-隐黄质最重要的功能是合成VA的前体。在体外动物模型和人体研究中表明,来源于食物中的β-隐黄质,相比α-胡萝卜素和β-胡萝卜素,具有更好的生物利用率。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β-胡萝卜素研究较多,而对β-隐黄质的相关报道较少。对类胡萝卜素β-隐黄质结构组成及生物功能进行了概述,旨在为全面了解类胡萝卜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采用体外法研究p H与脂多糖(LPS)或组胺(HIS)的交互作用对奶山羊瘤胃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mRNA表达量的影响。选用8只体况良好,体重、泌乳量相近的萨能奶山羊作为瘤胃上皮供体。采用3×3双因素试验设计,山羊屠宰后采集瘤胃上皮,插入到尤斯灌流仪器(Ussing chamber)半室中央,在浆膜侧半室加入5 m L缓冲液,黏膜侧加入配制好的不同处理的培养液5 m L,每个处理3个重复。试验1:因素1为p H,分别为7.4、5.5、5.2;因素2为LPS浓度,分别为0、30、60 k EU/m L。试验2:因素1为p H,分别为7.4、5.5、5.2;因素2为HIS浓度,分别为0、0.5、10.0 ng/m L。采集培养80 min后的瘤胃上皮,测定其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Claudin-4、Claudin-7、Occludin、zonula occludens-1(ZO-1)mRNA表达量。结果显示:1)p H与LPS的交互作用对Claudin-1、Claudin-7、ZO-1 mRNA表达量影响显著(P0.05)。与p H 7.4×0 k EU/m L LPS组相比,降低p H或添加LPS均显著降低了Claudin-1、Claudin-7 mRNA表达量(P0.05),ZO-1 mRNA表达量有整体降低的趋势,在p H 5.2×60 k EU/m L LPS组最高。2)p H与HIS的交互作用对Claudin-1、Claudin-7、ZO-1 mRNA表达量影响显著(P0.05)。p H 5.5×0.5 ng/m L HIS组Claudin-1 mRNA表达量最低,但与p H 5.2×0.5 ng/m L HIS组差异不显著(P0.05)。p H 7.4×10.0 ng/m L HIS组Claudin-7 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p H 7.4×0 ng/m L HIS组(P0.05),但与p H 5.5×10.0 ng/m L HIS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p H 7.4×0 ng/m L HIS组相比,降低p H或添加LPS有提高ZO-1 mRNA表达量的趋势,且p H 5.2×10.0 ng/m L HIS组显著提高(P0.05)。结果提示,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发生后,p H与LPS或HIS交互作用于瘤胃上皮,降低瘤胃上皮紧密连接蛋白mRNA表达量,进而增大瘤胃上皮黏膜通透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脂氧合酶(LOX)是导致谷物陈化变质的关键因素,为了深入研究LOX对谷子陈化的影响,需对谷子中脂氧合酶(LOX)最适活性条件及影响因素进行测定。[方法]本研究以晋谷21号为主要试验材料,亚油酸作反应底物,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谷子中脂氧合酶(LOX)活性的最适反应条件及影响因素。[结果]作物谷子中脂氧合酶(LOX)活性的最适pH为7,最佳反应温度为30℃,最适底物添加量为200μL,粗酶最适提取时间为2h,最佳粗酶液加入量/底物加入量为1∶6。[结论]此研究结果可以为今后对谷子脂氧合酶(LOX)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技术借鉴与指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