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2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兔肺的肺叶支气管,肺段支气管及支气管肺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兔肺的肺叶支气管、肺段支气管及支气管肺段陈嘉绩(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225001)兔为科学研究、教学常用的动物,杨安峰(1979)、南开大学实验动物解剖编写组(1979)、德人Koch(1981)等对兔的解剖结构作了系统叙述,但对兔肺的支气管分支来作...  相似文献   
2.
川金丝猴肾及肾动脉分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塑料铸型对川金丝猴的肾动脉分支作了观察。川金丝猴为平滑单乳头肾,肾动脉于肾门处分为前、后二干。前干分出上段动脉、中间前段动脉和下前段动脉;后干分出中间后段动脉、下后段动脉。此外,对肾段动脉、肾段的分支分布及弓状动脉的特点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长白猪、二花脸猪和约克夏×地方种的杂交猪的耳廓肌表明,耳廓方向与肌肉的发达程度无明显关系。在解剖中,我们发现过来一般文献未曾提及的顶盾肌,该肌位于盾间肌及顶耳肌深面,起于项脊肌纤维与头的长轴相平行,向前纵走,离起点不远转变为宽的腱膜与额筋膜相混,并与盾状软骨相联系。对各文献资料中有关同一肌采用不同的名称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川金丝猴肠、肝、胰的观察(摘要)陈嘉绩,陆桐,刘建遂,黄子荣(扬州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225001)曹福源,李克东(上海动物园)作者对三例珍稀动物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roxellanae)的肠、肝、胰进行了观察。小肠全长达284.0...  相似文献   
5.
牛肾乏血管带陈嘉绩(扬州大学农学院动物医学系,江苏扬州225009)以填充剂ABS灌注牛肾动、静脉,盐酸腐蚀后所得铸型表面出现许多缺乏血管的环形区域,每个环形区域环绕布满弓状动、静脉和小叶间动、静脉的血管区。对各血管区的位置及总数检查结果表明,各血管...  相似文献   
6.
7.
兔肝内管道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兔肝内门管鞘系统所包含的门静脉分为左、右2支:左支供应左内叶、左外叶、右内叶及尾状叶,左外叶静脉可分出背、腹侧静脉,左内叶静脉及右内叶静脉各分出内、外侧静脉,尾状叶的静脉也分出左、右侧静脉;右支供应右外叶,分出右外叶静脉和右叶间静脉,右外叶静脉分出背、腹侧静脉。与人肝相似,兔肝内部也分为左、右2叶及左外段(叶)、左内段(叶)、右外段(叶)、右内段(叶)4段,尾状叶的左、右侧部分别隶属于左、右叶。兔肝的外形可分为左外叶、左内叶、右外叶、右内叶、尾状叶及位于胆囊左侧、门静脉左支横部腹侧及方叶支分布区的方叶。肝动脉和胆管的分支与门静脉的相应支伴行,但其分支形式较复杂。兔的肝静脉系统,除肝中静脉外,汇集各叶血液的肝大静脉还有左外叶肝静脉、左内叶肝静脉、右内叶肝静脉、右外叶肝静脉及尾状叶肝静脉,肝小静脉很少。  相似文献   
8.
猪肝内管道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猪肝内管道及其叶、段划分与人肝基本一致,全肝可分为左、右二叶,它们各又分为内、外侧叶(或称内、外侧段),方叶属于左内叶。外形上的尾状叶以中裂为界分为左、右二部,分别隶属于左、右叶。各叶、段由同名的门静脉分支、肝动脉分支供应血液,它们分别为左外叶动、静脉,左内叶动、静脉、右内叶动、静脉、右外叶动、静脉及走向尾状叶左、右二部的尾叶支。胆汁由同名肝管汇流。  相似文献   
9.
作者通过对猪、牛、羊、马、驴、兔、狗、猕猴、梅花鹿等动物肝内门管鞘系统的观察 ,发现哺乳动物和人的门管鞘系统是相似的 ,全肝均可分为左、右二叶和左外侧段 ,左内侧段 ,右内侧段 ,右外侧段。作者认为哺乳动物肝脏在外形上的主要区别在于愈合程度不一 ,并可按愈合情况将哺乳动物肝分为多叶类型和全愈合类型。  相似文献   
10.
猪肾段动脉与肾段的观察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通过对37例猪肾动脉分支的观察,发现猪肾动脉较恒定地发出5支肾段动脉,即前内侧、前背侧、前腹侧、中间腹侧及后侧肾段动脉。相应的分布区即为具同名肾段。前内侧肾段位于肾门前内侧,前背侧肾段位于肾前侧半的背侧部,前腹侧肾段位于肾前侧半的腹侧部,中间腹侧肾段分布区呈狭长带形,位于肾腹侧中间处后侧,而后侧肾段分布区很广,可分为背、腹侧两个亚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