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1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蛋的血斑和肉斑内含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菜蛋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蛋内出现异常内含物。因此,鉴定禽蛋质量时,必须注意这种情况。按常规,这是通过照蛋来检查的。然而,这种检查并不保证全部带有这种缺陷的蛋都能检查出来。例如,蛋中内含物很小时,不易被察觉,特别是褐壳蛋。一般来说,多种类型的异物可在蛋中找到,有人曾在蛋中发现报纸屑和咖啡豆。当  相似文献   
2.
在禽蛋生产中,饲料是主要的成本项目。饲料转换值,在养禽业纯收入方面,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因素。一些蛋鸡场,饲料转换值为每打(译注:一打蛋为12枚)蛋仅需3.5磅饲料;而很多蛋鸡的饲料转换值竟高达4.2磅饲料以上。这种情况屡见不鲜。饲料转换值是由饲料用量和鸡群产蛋量两方面决定的。凡能增加耗料量或降低鸡群产蛋量的因素均能影响饲料转换值。在增加耗料量的一些因素中,以下几项最为重要:一、饲料的能量含量产蛋鸡消耗饲料,首先满足其每日的能量需要。当饲料的能量含量降低时,饲料消耗量增加。假若其他因素如产蛋量、蛋重、体重和环境温度等保持不变,则饲料消  相似文献   
3.
通过人工接种实验,较详细地比较了鸽感染鸽源1型副粘病毒(PMV-1)和感染鸡速发性嗜内脏型新城疫病毒(VVNDV)之后的临诊症状、眼观和组织学病理变化以及超微病变。病鸽均表现头颈震颤或扭颈、翅膀下垂和腿部麻痹的神经症状及绿色的水样下痢。病理变化主要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呈典型的病毒性脑炎景象,消化系统病变为卡他性-轻度出血性肠炎。电镜观察,可见大脑和小脑神经元的胞浆和胞核均发生明显病变并可见病毒粒子存在。两个毒株接种发病后,尽管鸽体所表现的症状和病理变化等方面都十分相似,但在潜伏期、体温反应、死亡时间、死亡率、两个毒株的传染性致病力及某些病理变化表现等,均显有差异。这可对鸽感染这两个不同毒株的鉴别诊断,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贫血(Chickeninfectiousanemia简写CIA)是由病毒引起的、以侵害雏鸡骨髓、胸腺和法氏囊并因此而导致严重的免疫抑制的一种疾病。雏鸡感染后对其  相似文献   
5.
家禽的蛋黄囊炎和脐炎是指幼雏的蛋黄囊,脐部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这是一种病因多、流行广的疾病,发生于孵化后期的胚胎以及1~2周龄以内的雏禽。随着大规模集约化生产和大型孵化机的使用,该病显得越来越受人们重视,引起的死亡率达3~10%,甚至高达40%,造成严重的经济损  相似文献   
6.
能感染人体的鸽病并不多,但也不能忽视,有的人鸽共患病甚至对人是致死性且无特效药可治的,如新型隐球菌病就是。目前,我国的养鸽业正在蓬勃发展,鸽的饲养数量和从事养鸽的人员不断增加。因此,必须充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描述火鸡较常见的或相当重要的几种疾病。一、亚利桑那杆菌病(Arizonosis)1.流行病学亚利桑那杆菌属是一类能运动的细菌,属于肠道杆菌科,沙门氏杆菌群。在家禽中,由各个血清型的亚利桑那杆菌感染而引起的疾病,在临诊上与沙门氏杆菌病有区别。这种细菌在很多国家中普遍存在,特别是在美国。其宿主是非特异性的。在文献中,此菌的命名很混乱。《Bergey 氏鉴定细菌学手册》第八版将其列为亚利桑那沙门氏杆菌。然而,鉴于 W.R.Hinshaw 的开创性工作,而将亚利桑那杆菌火鸡株命名为 Hinshaw 亚利桑那  相似文献   
8.
传染性囊病(英文缩写名为 IBD,中译名为甘波罗病或金宝路病)发生于世界上大部分养鸡地区的生长期鸡。这是一种病毒病。此病毒能抵抗常用的消毒剂,一般的卫生措施对其无效。此病一旦在鸡场存在,即可反复发生。此病的受害器官主要是法氏囊,其淋巴细胞被破坏,影响抗体生成,因而有显著的  相似文献   
9.
七、脉络膜、视网膜炎和牛眼症有关禽类眼病的研究报道越来越多,世界各国都有。例如,鸡由于连续性光照而导致眼睛肿大;肉用仔鸡、种鸡的慢性眼内炎以及火鸡的肉芽肿样脉络膜视网膜炎等。已  相似文献   
10.
禽流感(又名真性鸡瘟)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消化道和全身性感染,具有高度的接触传染性,特征是患禽精神沉郁、脸肿、生产严重下降,并在幼龄禽中引起很高的死亡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可行的治疗方法。病原及感染宿主此病是由 A 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此病毒不稳定,其遗传性不断发生改变——即所谓“漂移”或“转移”。因此,对其感染宿主(禽类或其它动物)的种类及致病强度也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